原標題:[牢記總書記囑托奮力走在前列]山東:布局區域發展戰略 用互聯互通促協調發展

  齊魯網5月2日訊(記者 于凡 劉杰 龐軍 攝像 劉海寧 萊蕪臺)習近平總書記在山東視察時強調,要在發揮好政府引導扶持作用的同時,增強區域發展活力和動力。各區域既要充分發揮各自優勢和特色,又要做好功能互補、相互促進、協調發展的文章。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深入推進“兩區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用基礎設施的互聯互通和區域功能的協調互補,推動綜合實力聯動升級。

  位于濟萊科技創新示范園的山東奔速電梯公司,高速永磁同步電梯技術獨步全球。這家原本在濟南發展的企業,受城市空間所限,名氣不小,規模卻一直不大。濟萊協作區成立后的這次搬遷,讓奔速電梯迅速成長為當地新興產業的領軍企業。

  山東奔速電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李長明表示:“我們在萊蕪已經帶動相關十二個產業的發展,初步形成以電梯整梯、曳引機、高端零部件為主的一個高速電梯生產基地,目前產值3億元。”

  濟萊協作區成立后組建的科技創新示范園,首批搬進來的濟南企業就有40家。這里為他們提供的不僅是發展空間,還有在大城里享受不到的各種優惠政策。

  萊蕪市萊城工業區黨工委副主任韓克春說:“我們園區除了讓他享受土地、財政、人才等方面的優惠政策,還就這些重點企業實行全方位的保姆式服務,門內的事由企業辦,門外的事由我們園區辦。”

  除了優惠政策,更讓企業看好的,是濟萊之間的同城化戰略。2014年濟萊公交化城際快客開通,單程票價只有原來城際客運的一半;兩地間的固定電話、手機通信的長途費和漫游費在省內率先取消;電視頻道交叉落戶、戶籍和公共服務實行居住證“一證通”。

  山東省區域辦省會經濟圈建設指導處處長孫濤稱:“兩市間的人流物流更加通暢,老百姓得到了實惠,企業間的合作也更加密切,為我們全省區域一體化建設積累了經驗。”

  在互聯互通的基礎上,濟萊還實現了功能上的優勢互補。濟南高新區科研單位集中,由萊蕪市出資建設的研發基地就設在這里。包括奔速電梯在內,不少搬遷至萊蕪的濟南企業又把研發部門搬了回來。

  山東奔速電梯股份有限公司副總經理張新曾說:“這樣我們可以同時利用萊蕪和濟南兩地的資源,來彌補我們在萊蕪當地(科研人才資源)的不足,消除我們最后一個擔心。”

  在濟南、萊蕪加速雙城變同城的時候,這五年,山東區域版塊間時空距離也日益縮小,青榮城際鐵路、德大鐵路、濟青高鐵、魯南高鐵、濟青高速公路改擴建等一批重大項目陸續建成或開工。未來,全省17市將全部通高鐵,實現濟南、青島至周邊城市一小時通達,濟南到其他十六市兩小時通達,省內十七市之間三小時互相到達的“1、2、3小時”的高速鐵路交通圈。區域間優勢互補、共同發展的探索也初見成效:青島保稅港與德州合作建設功能區;黃河三角洲調劑異地占補平衡土地指標,支持青島市和西部經濟隆起帶發展;省會城市群成立旅游聯盟、共建物流信息平臺、大氣污染聯防聯治等,讓區域協同的腳步邁得更快了。

  山東省區域辦副主任梁文躍表示:“強力推進重點項目建設,為區域協調聯動發展提供重要的支撐和保障。促進區域政策紅利快速釋放,一體化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