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月21日是第27個全國助殘日。5月18日,記者從山東省威海市殘聯獲悉,今年威海市計劃為9585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力爭年底前全市社區康復站設置率達到60%以上,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康復服務。

  張夕科就近在鎮上的殘疾人康復站做康復訓練。

  就近搭建康復平臺

  殘疾人幸福感提升

  5月16日一早,家住榮成市俚島鎮張家屯村的張夕科,就來到村子附近的俚島鎮殘疾人康復站,進行臂力和腳力拉伸訓練。兩年前,輕度殘疾的張夕科,因為手腳使不上力,走路很費勁,常常大門不出,二門不邁。

  俚島鎮殘聯工作人員得知后,告訴張夕科可以免費來鎮里的康復站進行康復訓練,他抱著嘗試的態度來這里后,不到一個月就有了效果。經過兩年不間斷康復訓練后,他現在走幾公里路基本不費勁兒了。

  “這里有專業康復器材,還有專業工作人員指導,所以身體才恢復得那么快。”張夕科說,很早以前腿腳不好,去醫院看病要花很多錢,而且離家很遠。現在家門口就有康復站,感覺特方便。

  在榮成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榮成中康醫院),趙女士正帶著12歲的孫子進行康復訓練。“孫子3歲的時候被查出患有自閉癥,之后去過上海、濟南、青島等許多城市治療,每年的花費都在六七萬元,但效果并不是特別好。2015年9月,榮成市殘疾人康復中心投入使用,得知這里也有自閉癥康復科后,便帶著孩子嘗試治療康復,發現效果很不錯,而且政府減免了許多費用,康復中心也減免了些費用,負擔小了很多。”她表示。

  5月17日,記者在環翠區孫家疃醫院和環翠樓街道前進社區走訪時,見到了這里設置的殘疾人康復機構。在這里接受康復治療的董先生說,他半年前突發腦溢血,一開始在大醫院就診,后來轉到了這里。“這里地方雖然不大,但設施很齊全,價格也合理。經過半年的康復治療,現在已經可以拄拐行走了。”董先生告訴記者。

  今年建70處康復站

  讓殘疾人就近康復

  威海市殘聯工作人員介紹,今年威海市將圍繞殘疾人精準康復服務目標,確保年內為9585名有需求的殘疾兒童和持證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服務。

  為此,威海市將開展政府購買殘疾人康復服務試點工作,通過發揮市場機制作用,指導環翠區殘聯在孫家疃街道合慶社區、環翠樓街道前進社區等,采取政府購買殘疾人康復服務方式,引導社會組織參與殘疾人家庭康復指導、心理疏導、職業康復等訓練和支持性服務。

  據了解,威海市將探索出臺社會力量興辦殘疾人康復機構的政策,鼓勵和引導社會力量興辦康復機構和康復服務組織,為殘疾人提供基本康復訓練服務。力爭年底前,全市社區康復站設置率達到60%以上。

  同時,威海市還將殘疾人社區康復納入社區建設、社區服務、社區衛生等基本公共服務體系。今年計劃建立70處示范性殘疾人社區康復站,按照每站5000元的補助標準,配備康復訓練器材,為殘疾人提供就近就便的康復服務。(記者 沈道遠 實習生 胡雪琳 文/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