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6月13日訊 經濟轉型升級如何轉?往哪兒升?13日下午,在山東省第十一次黨代會上,報告中有關新舊動能轉換的內容,在各代表團分組討論時引發熱議。從創新驅動到聚集高端產業,從優化發展環境到試驗區升級,代表們結合自身工作對我省如何抓住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這個“牛鼻子”,提出了建議和打算。
搶占新興產業制高點,濟青瞄準了這些重點行業

13日下午,在參加濟南代表團分組討論時,濟南市委副書記、市長王忠林代表說,新舊動能轉換產業要先行,在提升傳統產業的同時,要把產業推向高端。就濟南來說,以浪潮為代表的大數據產業,量子技術研究院為龍頭的量子通信產業,以重汽為代表的高端裝備制造業,以及正在規劃建設中的濟南國際醫學中心等高端醫療產業,這些都將是濟南未來要先行發展的重點產業。

同樣,青島市委副書記、市長孟凡利代表在參加青島代表團討論時也提出,新舊動能轉換要抓“重點產業”。他說,既要加快傳統產業的轉型升級,進一步做大做強,又要注重發展一批高技術產業和戰略新興產業。以新醫藥產業為例,目前青島市規模以上的藥廠數量不少,但規模還是太小。新產業必須要成板塊、成規模地快速成長,不能幾年過去了還是老樣子。
強化創新驅動,借力高校資源建創新創業平臺

新舊動能轉換要強化創新驅動。濟南團代表、濟南市委常委、高新區管委會主任徐群說,打好自主創新這張牌,要發揮好高校資源優勢,發揮好大企業的創新優勢。濟南不光自身要轉型發展,還要利用科教人才優勢,盡快構建各個領域的協同創新中心,形成省會研發中心與縣域制造中心結合的模式,帶動全省產業升級。
對于借力高校等科研優勢,孟凡利也提出,青島的各大高校、企業和科研院所有幾百個省級以上的創新創業平臺,如果能發揮好這些平臺的重要作用,將更有利于加快推動新舊動能轉換。青島將把這些平臺做好做實,只有做實了才能真正稱之為平臺,才能支撐發展。
以創新為引領還要善于借力本地優勢。臨沂團代表、費縣縣委書記程守田說,木業是該縣傳統優勢產業,依托國家火炬木基復合材料特色產業基地、國家林產工業科技示范園,以木業為主導產業的首批中國特色小鎮探沂鎮等載體,該縣力爭用3-5年時間培育起千億級木業產業集群。
優化發展環境,將建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
新舊動能轉換離不開創新人才和高端產業項目,如何才能把他們吸引來?王忠林說,在發展環境改善上要先行。例如,在法治環境上,要對所有市場主體做到公平、公正;在市場環境上,不能出現為了辦事去求人;在審批環境上,政府不僅習慣于管,更要習慣于要放權,例如浙江提出行政審批“只跑一趟”,江蘇甚至提出“不跑一趟”。

對于好的發展環境,濟南團代表、濟南市發改委主任張曰良比喻說,“企業只管茁壯成長,政府負責提供陽光雨露。”張曰良說,為打造濟南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在體制改革方面,濟南將以制度創新為抓手,以行政審批體制改革為突破,切實轉變政府職能,改善制度供給,釋放制度紅利,激發市場活力,催生新舊動能轉換的內生動力。
張曰良透露,目前,包括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在內的泛濟青煙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省市有關部門正在制定相關方案,將向國家相關部委申報。濟南市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管委會(籌)班子已經成立,目前已開始辦公。“先行區”初步規劃近千平方公里,如果獲批成為國家戰略,這對濟南“北跨”邁入“黃河時代”,將是重大利好,也將有利于提高濟南的省會首位度。(大眾融媒記者 王磊 樊思思 王長坤 趙洪棟 亓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