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瓜雖好,可不能貪吃啊。這不,最近就接連發生了兩起意外,

  罪魁禍首就是冰西瓜! 

  吃了半個冰西瓜,肚子疼得受不了

  7月18日,揚州市33歲的楊女士傍晚下班回家后,趕忙打開家中空調降溫,隨后又迫不及待從冰箱里拿出了半個冰西瓜吃。

  不一會兒,她的肚子就開始“作怪”了,楊女士以為過一陣疼痛就能緩解,但她一晚上翻來覆去疼得壓根沒睡好。第二天上班時,楊女士疼得幾乎坐不直身子,只得趕緊到醫院求診。

  醫生表示,楊女士是因為貪涼導致急性闌尾炎病發,目前已經接受了手術治療。

  無獨有偶,7月16日晚,武漢的劉奶奶也是吃了半個冰西瓜后,感覺不適,后來跑到醫院打點滴!

  這絕對不是小編在嚇你,因為這樣的事,其實每年都有發生! 

  吃了半個冰西瓜引發胃出血!

  家住漢口的馬先生吃了半個冰了快一天的西瓜,剛吃完,胃疼的毛病又犯了,見已是晚上,他直接去買了胃藥回來吃。沒想到,第二天上午,他突然倒在了樓梯間,被同事送往醫院后,病因竟是胃出血。

  半個冰西瓜下肚,六旬老人竟生命垂危

  身患糖尿病多年的六旬老人李大爺,吃冰西瓜數小時后出現嘔吐、腹瀉、發燒甚至神志不清等癥狀,最終被診斷是酮癥酸中毒。醫師提醒,最近氣溫較高,糖尿病人要防止脫水誘發酮癥酸中毒,流汗后應及時補充水分。

  女子吃半個隔夜西瓜差點丟了命

  安徽一女子將半個西瓜用保鮮膜包了放在冰箱里,兩天后,她拿出來吃了,很快開始上吐下瀉。第二天早上即陷入昏迷。后來竟然發展到原因不明的發燒、休克、多臟器功能損害,病情危重,最后被送進了醫院的ICU。后經確診,她屬于典型的死亡率較高的感染性休克。

  為什么會出現這樣的情況呢?醫生介紹,原因很可能就出在她吃的那半個西瓜里——原來她吃的西瓜已經滋生大量細菌,細菌進入腸道后又跟著血液“跑”遍全身,侵入器官。

  冰箱不是“萬能保險箱”!

  武漢市食品藥品監督管理局專家表示,很多人習慣把西瓜切開后冷藏食用。其實,西瓜經較長時間冷藏后,瓜瓤表面會形成一層膜,從而喪失其口感,其中的水分也容易結成冰晶,食用后可能刺激咽喉或引起牙痛等不良反應。此外,冰鎮西瓜還會損傷脾胃,導致消化不良、食欲減退等病癥。 

  不光如此,還有很多人習慣將西瓜包上保鮮膜放到冰箱里,放置很久才食用,那么這樣做究竟是好還是不好呢?

  鄭州市農委農產品質量檢測流通中心做過這樣一個實驗:檢測師先用清水沖洗刀具、菜板和西瓜,然后把西瓜平均分成6份,將其中3份用保鮮膜封蓋后放入冰箱保鮮層,另外3份則直接放入冰箱保鮮層(保鮮層的溫度為5℃)。

  最后的檢測結果如下:

  實驗證明,西瓜切開后封蓋保鮮膜,確實對細菌的生長起到一定的促進作用,但也不至于細菌數量增加10倍那么夸張。 

  實際上,細菌繁殖的速度取決于兩點,一是食物受污染的程度,二是食物的保存環境。切西瓜的刀具以及砧板是否進行清洗、滅菌也是關鍵。 

  正確健康吃西瓜!

  1、請買新鮮西瓜

  如果買來的西瓜原本就不新鮮,食用和保存就無從談起了。鑒于儲存時間上無法得知,所以盡量不要購買水果攤上已經切好蓋上保鮮膜的西瓜。

  2、保證刀具和砧板的衛生

  切西瓜最好使用專門的切水果刀具,盡量不要和切肉切菜的刀具混用。保證刀具和砧板的衛生,切西瓜前先用熱水清洗。

  3、常溫儲存勿超過4小時

  炎熱的高溫環境下,無論是完整的半塊還是切成小塊的西瓜,如果沒有任何防護,6個小時內就會滋生細菌,所以最好現切現吃。

  切開后的西瓜常溫儲存的時間勿超4小時,沒吃完的盡早低溫冷藏,并盡量保證完整。

  4、冷藏不要超過24小時

  蓋上薄保鮮膜或直接放入冰箱冷藏西瓜放入冰箱最長不要超過24小時,把冰箱里的西瓜拿出來吃時,可以先將表面約1厘米的部分切除。

  5、慎重選擇保鮮膜

  保鮮膜的選擇上也要慎重。如今市售的保鮮膜主要成份是聚乙烯(PE)、聚偏二氯乙烯(PVDC)和聚氯乙烯(PVC)。前兩種的安全性都是有保障的,而聚氯乙烯的保鮮膜安全性較差,不建議購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