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網絡上有這樣一則新聞引發廣泛關注,山東德州青年李文星,疑似陷入傳銷組織,7月14日,被發現在天津靜安區一偏僻的水坑里溺亡。

  這位211、985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本可以追求一個美好的未來,然而一切戛然而止。  這位211、985重點大學畢業的高材生,本可以追求一個美好的未來,然而一切戛然而止。

  很多人聽到傳銷組織,都嗤之以鼻,知道是騙人的。然而,關于傳銷的一些具體情況,很多人都不了解,今日棗莊發布記者采訪了一位曾經誤入傳銷組織的年輕人,聽他來講述關于他在傳銷組織里的那些日子。

  進入傳銷組織  進入傳銷組織

  小余(化名),家住薛城區陶莊鎮,初中畢業后就步入社會,今年已經25歲。

  2012年的時候,當時小余賦閑在家,一好朋友突然發來消息詢問近況,稱好久不見,聊起曾經在一起玩耍的日子,小余非常感動,這么久了,原來朋友一直還惦記自己。

  通過進一步的交流,朋友就對小余談起了關于目前市場經濟發展狀況之類的話題,小余當時初入社會,沒有什么社會經驗,感覺朋友說的頭頭是道,非常的有道理。

  而且好朋友有意無意的透露自己現在的狀況,工作環境好,收入比較高,沒有壓力。小余聽了朋友的介紹,再想想自己天天窩在家里的煩悶,心里不免有些羨慕,而朋友正巧說現在需要一個人幫忙打理店鋪,問小余是否愿意協助,一起發財,小余欣然答應。

  就這樣,小余乘火車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廣西桂林。  就這樣,小余乘火車來到了陌生的城市,廣西桂林。
  背誦八大頁  背誦八大頁

  好朋友熱情的接待了自己,一起在市區轉了轉,晚上的時候,跟隨朋友來到某鄉鎮下邊的一個村子里面,進到一個農家院,里面有10余個年輕人。對于自己的到來,大家看了一眼后,也都各忙各的。

  有人(家庭主管)過來招呼小余,介紹了一下情況,主要意思是眼前的現狀都是暫時的,將來大家都能掙著錢,過上高端的生活。小余陶醉在主管描繪的美好未來里。主管提出將小余的手機、錢包代為保管,小余也很配合的上交。

  小余介紹,晚上7點準時睡覺,早上8點準時起床,起床后的第一件事兒是大家圍坐在一起,背誦“八大頁”,這八大頁上主要介紹了“五級三階制”,即如何晉升,能夠獲得多少獎金之類的。小余回憶,在早上背誦這些的時候,每個人的積極性都非常高,聲音響亮,有些人背誦的相當熟練。

  “八大頁”中,除了講述五級三階制,還強調了一些紀律性的制度,其中有:不準一個人外出;不準說消極言論;不準和陌生人接觸;不準酗酒等等。

  熟悉業務  熟悉業務

  在經過一個星期的“洗腦”之后,小余被各位“領導”的承諾打動,交了3800元的入會費,成為了組織的一員,小余也成為了余經理。

  小余介紹,他們這個組織不像其他組織那樣“賣產品”,而是“開設店鋪”,以開店的名義拉人入會。而實際上,這個店鋪是沒有的,只是一個由頭。

  每天所要做的,就是開展業務,聯系朋友。在和其他朋友聯系的時候,都是事先準備好要說的話,聊感情,找同感,描述自己優越的環境。在交流的時候,小余旁邊會一直有其他“同事”幫忙出謀劃策。

  還有一項必不可少的業務就是“串門”,像小余住的農家院,在村子里有很多,每天到不同的農家院里聽不同的主管講解,講述內容基本都一樣。

  就這樣,小余在那生活了半年多,前后共投了有5萬多元,有很多是說謊從朋友那里借來的,也有一部分是自己的信用卡里的。由于當時信用卡還款不及時,自己現在被銀行列入黑名單,現在想貸款都沒辦法。

  畫餅充饑  畫餅充饑

  在這半年的時間里,小余瘦了很多,小余介紹,一日三餐,沒有一頓能夠吃飽,早晨喝大米茶,碗里只有幾粒米,其他什么沒有。中午一小碗米飯,菜是清水煮蘿卜或者煮白菜,一點油水不放,晚上吃的是一小碗面,沒有菜。

  生活這么簡樸,那么到底是什么支撐著這些人在這生活呢?小余這樣答道,是心理的滿足感。每個到這里來的人,大多是思想有缺陷、生活壓力大的人,在這里被“洗腦”之后,讓人心理充滿自信,我一定能成功。

  小余補充道,每當有人對目前的生活狀態有所遲疑的時候,主管就會召集其他同事專門為他(她)上課,直到這個人像打雞血一樣興奮為止。

  在這里,每個人的生活模式都固定了,就像在一個圈上行走一樣,當你向外張望的時候,立刻有人給你拉過來,讓你繼續圍著圈走。每個人都給自己畫了一張餅,并為之奮斗。

  

  腳踏實地

  小余說,該組織有一個情況,就是不強留,如果你一定要走,會有主管與你談話,經過一段時間,如果還是留不住,交上一些錢就可以走了,小余臨走交了800元,夜間被送上車離開。

  現在想想,小余說感覺自己當時好傻,自己的家庭也不富裕,往里面投了這么多錢,感覺愧對父母,朋友。

  小余最后說道:“家里的飯菜是最香的,故鄉的月亮是最圓的,希望那些誤入歧途的朋友早日回家。腳踏實地,不要輕信他人,盲目的外出掙錢。”

  采寫 夏寧

  編排:李曉晴 ?王克平

  審校:夏寧

  聲明:版權所有 ?轉載須注明

  來源:棗莊發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