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段時間,有個名叫“葛宇路”的大學生,用自己的名字命名了北京的一條無名道路。結果這個名字,又先后被高德地圖啊、百度地圖啊、甚至民政區劃地名公共服務系統給收錄了,這個“葛宇路”本人因此也一下躥紅了。

  不過后來葛宇路所在的學校,最終對他記過處分,葛宇路的路牌也最終被拆除。要是都和他這么干,滿大街早就出現什么啰啰路、蓉兒路、都市新女報路了。

  最近在咱濟南還真就出現了翻版“葛宇路”事件,莫名其妙出現了一條“心竹路”,在有些導航上還能搜到,但是住在這條路上的人,壓根就不知道還有這么個“名字”。

  心竹路

  打開百度地圖,輸入“心竹路”三個字,立刻顯示出了這條路的定位,就在西客站片區的臘山河西路旁邊,隨后記者跟隨導航找到了這條路。

  可以看到,這條路目前其實還是一條斷頭路,南頭并沒有通車,因此不少附近小區的居民,都把這里當成了臨時停車場。居民們表示,這個“心竹路”的叫法,大家還都是頭一次聽說,雖然名字并不算難聽,但是跟西客站附近類似煙臺路、青島路、臘山河西路等等這些以城市或地里方位命名的道路名稱一比,顯然有些違和。

  對于“心竹路”的由來,沒人能說的清楚,但是對于道路名稱,大家紛紛表示還是應該結合城市和區域文化,慎重制定。記者調查發現,目前僅有百度地圖才能搜到這條“心竹路”,其它地圖系統對這條道路名稱并未進行標注。那么,百度地圖又是怎么得來了這個名字呢?記者從百度地圖了解到,任何人都可以在百度地圖上對地名進行申報標注,審核通過之后,就能在地圖上顯示出來,但是對于這條“心竹路”的申報者和審核過程,對方稱無法透露。隨后,記者從濟南市民政局了解到,百度地圖方面并未聯系過他們,且西客站片區的新路名目前還在審核論證中,并沒有得到正式批復。

  來源:濟南都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