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25號,多家媒體發布的“青島交警為暴走團讓路,部分路段夜間機動車限行”報道在網上引起軒然大波,網友批評青島交警舉措不當,其中也不乏惡語中傷。一天內,事件迅速發酵,而“暴走團”作為矛盾的焦點,已經不是第一次引發網民激憤。網上觀點對峙,現場的情況又是怎樣的呢?

網上網下輿情不一致 健身群眾多支持限行政策網上網下輿情不一致 健身群眾多支持限行政策

  8月27號晚,記者來到了引發網絡論戰的青島八大峽廣場。讓記者意外的是,這個在網上已經卷起巨大風波的八大峽廣場,看上去沒受到多少影響。

  記者調查了解到,八大峽廣場,是青島三門峽社區居民的集中休閑健身區域,每天晚飯過后,除了暴走團,這里還聚集了5個廣場舞團體、4個幼兒輪滑班以及眾多健身群眾。但面對上千人的健身需求,廣場自身條件有限。參與健身的群眾反映,鍛煉身體的人多了以后,這個地方顯得小了一點兒。人行道上還大都停著車,讓鍛煉的人幾乎沒法走。

  對于臨時限行,身處其中的當事人們,大多持支持態度。一名健身群眾說:“像這樣一限行,就兩個小時的時間,大家伙都體諒一下子,走起來都比較方便,也安全了。”

  明明是為廣場上的健身群眾安全著想,卻被網友抓住“暴走團”不放;事不關己的網友是義憤填膺,身在其中的居民卻又拍手叫好。

  真相:車輛限行的想法是健身群眾先自發提起的

  那么,青島交警究竟為什么要限行,限行又要限到什么時候呢?8月27號晚在記者走訪中有知情者透露,車輛限行的想法是健身群眾先自發提起的,記者來到了限行路段所屬的三門峽社區居委會求證。

  青島三門峽社區居委會主任李秉潔告訴記者,“8月初的時候,確實有這個社區的居民,到居委會來反映這個問題,說車太多了,人鍛煉的時候有危險。正好交警到社區來走訪,居委會就把這個問題提到了交警那里。交警也把這個事作為一個重點來對待。”

  記者從交警部門了解到,車輛限行是在調研了廣場附近的交通情況后,做出的臨時決策。由于巫峽路本身是斷頭路,車流量不多,加上繞行距離短,所以臨時性在夜間限時封閉這個路段,不會對交通造成大的影響,同時也能為交警部門爭取了更多時間和空間,進行廣場內部的道路整頓。

  雖然道路車流量不多,但限行路段有三家單位。限行措施采取之前,青島市南交警大隊的民警也登門調研,分別征求了意見。得到了三家單位的配合。

28日限行措施解除,冷思考未停止28日限行措施解除,冷思考未停止

  28日下午6點左右,廣場內部的人行道路優化工程初步完成。一條方便鍛煉人行走的人行道打通了,在人行道和車行道之間還加裝了硬質隔離護欄,實現人車分離,之前設的臨時限行措施也即時解除。

  伴隨限行措施的解除,青島交警限行事件的網絡熱度逐漸降溫。事情雖然冷卻下來了,但思考卻不容冷卻。在這場網絡論戰中,有哪些爭議點被選擇性忽視了呢?

爭議點一:這路,究竟是不是專為暴走團而封?爭議點一:這路,究竟是不是專為暴走團而封?

  青島市交警支隊市南大隊副大隊長呂毅說:來這個廣場健身的,各式各樣的群眾都有,有玩輪滑的,有跳舞的,當然也有健身走的,所以說這個限行,不專是為了暴走團。

  另外,相關交警孟波也告訴記者,他們實施臨時限行主要目的是為了保障人在里面納涼避暑。不受汽車打擾。因為巫峽路到了夏季晚上,車流量比較小一些,所以并不太妨礙機動車通行。

  爭議點二:限行是否“罔顧司機利益”?

  限行路段確實不存在晚高峰時段,繞行距離也不遠。網友只看到了交警限行的行為,但對限行期間廣場內部做的道路整頓以及標志牌上的“臨時”二字,卻很少有人提及。在這場關于限行的網絡口水戰中,青島交警被一些網友扣上了“罔顧司機利益”的帽子。而記者通過深入調查發現,這“人性化”三字,不光給了行人,也給了司機。

  交警孟波反映,車輛經過這些路,他們會勸導司機走瞿塘峽路,或者貴州路,如果是周邊單位的車,或者去周邊停車場,交警還是會放車進去,但提醒司機要注意里邊活動人群。

  采訪中,多數經過這一路段的司機,表示了對之前臨時限行的理解,一位司機表示:“反正我說比之前肯定是不方便,多少是有影響的,但這種東西都得互相理解,大家與人方便,就是與自己方便,多替對方考慮一點才是和諧社會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