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再過不久,今年濟南的準新兵們就將奔赴軍營。在這些準新兵的身影中,記者發(fā)現了兩位孿生兄弟的身影——來自淄博市臨淄區(qū)的雙胞胎兄弟部振帥、部振旗。
據了解,部振帥、部振旗兄弟倆是山東勞動職業(yè)技術學院在讀大學生,今年20歲。“小時候就想當兵,我爸正好也是退伍軍人,家庭也有這方面的影響,我們就商量一起報名參軍了。”哥哥部振帥說,兄弟倆的父親早在1984年10月就入了伍,在原內長山守備師守備一團服役,歷任戰(zhàn)士、通訊員、軍械員、文書、代理排長,在渤海深處的大欽島上為建設海島、鞏固海防奉獻了5年半的青春,榮立三等功一次,于1990年3月復員,進入鐵路系統(tǒng),在濟南鐵西車輛段工作。
“希望孩子們繼承和發(fā)揚我們‘以島為家、以苦為榮,艱苦創(chuàng)業(yè)、無私奉獻’的老海島精神,扎根軍營、建功立業(yè),為國奉獻、為家爭光。”兄弟倆的父親對兩個孩子的參軍入伍寄予厚望。
據兄弟倆的母親馮霞介紹,也許是受父親的影響,兄弟倆從小就喜歡穿軍裝、戴軍帽、玩各種玩具手槍。“爸爸從部隊帶回的子彈殼也是他們的最愛”。
“媽媽沒有工作,身體也不大好,但很支持我們去當兵。”部振旗說,“為國效力,也是我們新一代青年義不容辭的責任。從電視上看到一些親兄弟攜手參軍入伍的報道后,更加激發(fā)了我和哥哥報效祖國的熱情。”
當問及他們的入伍志向時,從小沒怎么分開過的哥倆異口同聲地說,“我們要走向大海,走向深藍,但只要祖國需要,我們去哪里都是做奉獻。”
當問及將來的打算時,部振帥坦言,自己學習成績不是特別突出,“考軍校可能會有困難,主要想鍛煉鍛煉,回來找個工作,照顧父母”。而弟弟部振旗卻想考軍校或簽士官,留在部隊好好干。
時間回溯,“孿生兄弟攜手參軍”的一幕,在濟南曾發(fā)生過多次。早在2007年12月9日,歷下區(qū)文東街道辦事處的兩對雙胞胎成天龍、成天子兄弟和李俊毅、李俊賢兄弟雙雙被批準入伍。2010年12月16日,市中區(qū)濼源街道辦事處的四胞胎兄弟孫長宇、孫長峰、孫長嶺、孫長濤更是一起奔赴了遼寧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