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蒹葭蒼蒼,白露為霜]

  9月7日,18時38分,太陽到達黃經165°,日光直射點落于北緯5°55″,白露節氣來臨。白露,二十四節氣中的第十五個,標志著孟秋時節的結束和仲秋時節的開始。白露是全年晝夜溫差最大的一個節氣。此時暑氣逐漸消逝,氣溫開始下降,天氣慢慢轉涼,我國大部分地區出現秋高氣爽、云淡風輕的天氣。

  氣象學表明,節氣至此,由于天氣逐漸轉涼,白晝陽光尚熱,但太陽一歸山,氣溫便很快下降,至夜間空氣中的水汽便遇冷凝結成細小的水滴,非常密集地附著在花草樹木的綠色莖葉或花瓣上,呈白色,尤其是經早晨的太陽光照射,看上去更加晶瑩剔透、潔白無瑕,因而得“白露”美名。

  進入白露節氣后,夏季風逐步被冬季風所代替,冷空氣轉守為攻,暖空氣逐漸退避三舍。

  人們愛用“白露秋風夜,一夜涼一夜”的諺語來形容氣溫下降速度加快的情形。

  [白露習俗]

  天氣轉涼,露凝而白。相較于“兩至兩分”,白露節氣在民間的地位并不算高,白露風俗習慣也漸漸消失,流傳下來的習俗多與食物有關。

吃龍眼吃龍眼

  在白露這一天吃龍眼有大補身體的效果,因為龍眼本身就有益氣補脾、養血安神、潤膚美容等多種功效,還有助治療貧血、失眠、神經衰弱等多種疾病。

  “十樣白”煨烏骨雞

  浙江溫州等地也有過白露節的習俗。蒼南、平陽等地民間,人們于此日采集“十樣白”(也有“三樣白”的說法),以煨烏骨白毛雞(或鴨子),據說食后可滋補身體,防治關節炎。

喝白露茶、白露米酒喝白露茶、白露米酒

  老南京人都十分青睞“白露茶”,此時的茶樹經過夏季的酷熱,白露前后正是它生長的極好時期。

  祭禹王

  白露時節還是安徽太湖人“祭禹王”的日子。禹王是傳說中的治水英雄大禹,太湖畔的漁民稱他為“水路菩薩”。

  [節氣養生]

  白露后天氣冷暖多變,特別是早晚更添幾分涼意,容易誘發傷風感冒或導致舊病復發。這個節氣的養生重點是加強身體鍛煉,飲食注意養肺。白露過后不能再像夏天一樣赤膊露身了,晚上睡覺應撤去涼席,注意腹部保暖,不能露臍,以護腎氣。

  溫水泡腳 補養腎氣

  天氣轉涼,有些人出現手腳冰涼、肢體怕冷、乏力等癥狀,這是腎氣不足的表現,所以白露后應注意補養腎氣,可以堅持晚上溫水泡腳,水要沒過腳腕,時間在15到30分鐘,泡到身體微微發熱最好,泡腳的同時把耳朵和腰部搓熱,腎開竅于耳,而且耳朵有密集的反射區,聯系著全身每一個器官,所以常搓耳朵是一種很好的養生方法。

動靜結合 調養心神動靜結合 調養心神

  白露之后是一年中鍛煉身體的好季節,此時選擇運動項目應因人而異,量力而行并持之以恒。

飲食清潤 喝粥防燥飲食清潤 喝粥防燥

  秋季對應的是肺,因此白露時節要注意養肺。但肺喜潤不喜燥,所以此時不能一味進補,建議在飲食上宜以清淡、易消化且富含維生素的素食為主??梢远嗍忱?、紅棗、紅薯、、百合、栗子等食物,喝點菊花茶。

  早睡早起 秋凍適度

  眼下大自然的陽氣逐漸收斂,陰氣將越來越盛,起居也宜順應自然界的這種變化,盡量早睡早起,起床后適當活動,有利于肺氣的宣發和體內陽氣的升發。

  春捂秋凍要分人

  說到秋季養生,很多人可能首先會想起‘春捂秋凍’,這是一條經典的養生保健要訣。這里的秋凍,說的是秋天見冷時不要馬上添衣保暖,適當地凍一下,有助于鍛煉耐寒能力,提高對低溫的適應力。相反,如果過早保暖,身體便得不到對冷空氣的鍛煉,防寒能力降低,到了真正的大冷季節,更容易被細菌侵襲,引起感冒。

  老年人、兒童、心腦血管病患者、慢性腎臟病人、胃及十二指腸潰瘍患者不宜“凍”,健康人群也一定要注意“凍”得適度。

來源:齊魯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