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多產婦在生完孩子之后,為了身體恢復和給予孩子充足的奶水,經常大補,甚至天天大魚大肉,頓頓好多雞蛋。近日,東營一名37歲的婦女,在生完二孩3個月之后,心臟不適,經過一系列檢查診斷,該婦女心肌梗死,醫生高度懷疑該婦女是坐月子期間吃的太油膩造成的。
生孩子三個月后 心梗了
37歲的段女士,因發作性胸骨后不適半月余,前往東營市人民醫院心內科就診,據主治醫生鄭曼介紹,這個患者半月前開始出現發作性胸骨后不適,伴胸悶、氣短、伴咽部緊縮感,伴肩背部不適,偶伴頭脹、惡心,休息及活動時均可發生,每次持續約3—5分鐘可自行緩解,來醫院前一個小時的時候,上述癥狀加重,做了心電圖顯示“竇性心律ST-T改變”就是缺血癥狀。
鄭醫生介紹,這個患者與其它患者不同的是,農歷5月份的時候,剛做完剖宮產手術,這樣入院的時候有100天,當時心電圖就是缺血性改變。“于是就收住院,后一查心肌酶比較高,當時就高度警惕是不是心梗?圍生期心肌病?還是心肌炎?后來經過一系列檢查還有造影發現,心臟左邊的血管95%狹窄,非常重,確定為急性心肌梗死。”患者家屬積極配合治療的情況下,李振華、張風雷、林育果、顧磊四名醫生組成的介入團隊成功為該婦女實施了心臟支架手術,目前,該患者恢復良好,已經出院。
回顧這個病例,為何這么年輕的婦女會心梗呢?鄭醫生介紹,當時患者的膽固醇很高,低密度膽固醇也很高,而高密度膽固醇卻偏低,經咨詢該產婦產后進補比較多,吃雞蛋也挺多,“以前有報道說一個產婦很年輕,一頓吃20個雞蛋,幾天之后血脂就高了,結果心梗了,而這個產婦呢,吃雞蛋也是比較多,一天七八個是沒問題的。而且經常大魚大肉,血脂比較高”
第二個因素就是該產婦是在農歷5月份生的孩子,過月子期間中間經過了夏天,老人囑咐不能吹空調不能受風,出汗比較多,血液一直處于高凝狀態。
第三個因素就是該產婦是37歲,也屬于一個高齡產婦了,稍微年齡大了,本身合并癥就會多,有可能就會出現產后血凝的情況,用老百姓的話就是血稠。
科學坐月子 飲食要營養均衡
月子里媽媽應該好好補身體,也成為很多產婦的家庭的固有想法。為了給產婦滋補并催乳,他們往往每天鮮魚、鮮蝦、豬蹄、母雞換著花樣伺候著。有的地方甚至有“每天吃1只雞、10個雞蛋”的風俗。
但實際上,補得太過對媽媽和孩子都沒有好處。產后吃太油,不僅媽媽受不了,就連吃母乳的孩子也會跟著遭殃,出現大便溏稀的情況。油膩食物不僅會使媽媽和孩子的消化受到影響,也容易造成乳腺導管堵塞,引起乳腺不通、乳汁淤積,甚至急性乳腺炎等問題。
所以,產后的新媽媽們不要一味的進補,在保證熱量攝入的同時,一定要注意營養均衡。鄭醫生建議,新媽媽產后飲食應以精、雜、稀、軟為主要原則。分量不宜太大,食物要注重多樣化,有水分的食物可以多吃一些,食物燒煮方式應以細軟為主。產后一周之內,少吃過于油膩的食物。鯽魚豆腐湯這類催乳的食物可以適當補充一些。很多人選擇多吃一些雞蛋,但是雞蛋并非是吃的越多越好,特別是分娩之后的數小時內不要吃雞蛋,坐月子期間吃雞蛋的數量也不宜過大,每天保持在3-4顆就可以了。
常吃重油的飯菜,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也容易把血管堵塞。讓人憂慮的是,吃菜重油導致發病率變高的同時,患者年齡也在趨向年輕化。吃重油的飯菜,會導致血管里的脂肪越來越多。血管堵塞后導致冠心病,可引發急性心肌梗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