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山東網9月27日訊 (記者 馬文文)“那些為業務知識擔憂以致失眠的日子,那些被納稅人誤解指責至眼淚盈眶的日子,那些口干舌燥的艱辛和那些廢寢忘食的努力,都在納稅人的稱贊和認同中,如冰雪消融,如春風解凍,如枯木逢春。”9月27日,國家稅務總局12366宣講交流活動走進山東,來自深圳地稅的劉曉芬分享了自己成長中的感悟和收獲。

  與劉曉芬共同分享交流的5名稅務干部,分別來自深圳、廣西、海南國稅局和地稅局,她們以“共筑稅務夢·青春勇擔當”為主題,分享了自己身邊的感人故事,展現了12366干部用心傾聽、用情服務的責任擔當和勇挑重擔、團結奮進的青春風采。

  “每人每天的平均通話有100余次,通話時長高達五個多小時。2016年全面營改增后,光這一年的人工話務咨詢量就達到了165萬次,這背后的工作強度和壓力可想而知。”來自深圳市國家稅務局12366的咨詢員趙欣佩這樣說。新舊政策交替期,咨詢政策的納稅人更多,對咨詢員的政策掌握水平要求自然也就更高。為了更好的把政策傳遞給納稅人,她們在一整天高強度工作后,還要如備戰高考般專注地學習政策、探討業務到深夜。陪伴家人的時間更少了,更何況這其中還有剛剛休完產假的“新媽媽”。家人可以等,納稅人的需求不能等。政策資料被翻得泛了黃、卷了邊,12366熱線權威的政策解析和真誠的服務態度也得到了更多納稅人的信任。有的納稅人再三打電話表揚,還有的納稅人寫來感謝信,這樣的認可讓每個12366咨詢員覺得歡欣鼓舞,知道自己再多的努力都不會白費。

  “我得把好話務質量的關,考試60分可以及格,但是每個納稅人來電,我們要做到的,是一百分!”這是廣西省國稅局12366的質檢員韋文杰對自己的要求。作為一位準媽媽,她在孕期反應強烈,醫生建議在家休養,但她仍然堅持工作。家人不理解、不支持,她的心里也有委屈。她說,在她眼里,每一通電話都是一次考試,她要做的不只是一份讓納稅人滿意的答卷,更是一份有責任、有擔當的人生答卷。孩子健康順利降生,韋文杰說,她要教孩子的第一個道理就是“認真做事”。

  深圳市地稅局12366的咨詢員劉曉芬,在上崗第二天,因為聽不懂粵語,無法準確理解納稅人問題而反復詢問,使得納稅人滿腹抱怨地掛斷了電話。回憶起那時的感受,她說“有一點委屈,但更多的是慚愧,覺得對不住納稅人,也覺得自己影響了12366的形象”。于是她知恥后勇,在反復溫習稅收文件法規的同時,還利用休息時間努力學習粵語,以備不時之需。到現在,她已經成了一名“話務能手”,遇到不會說普通話的本地人,她也能順暢的跟納稅人交流,為他們答疑解惑了。

  通過這次宣講,稅務機關主動發聲、講述每一個12366坐席聲音背后不為人知的酸甜苦辣,既是對12366納稅服務品牌的有效推廣,更是搭建了一個傳承稅務精神、弘揚稅務文化的平臺,鼓舞感召稅務干部繼續奮斗在為納稅人服務的第一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