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期穩定向好是山東經濟主旋律

  ◆發展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 ◆新舊動能轉換大有可為

  □大眾日報記者 杜文景 通訊員 王 棟

  全省地區生產總值連續邁上五萬億、六萬億臺階,今年或將突破七萬億大關。這樣的經濟總量和規模優勢靠什么不斷實現新突破?

  “山東經濟發展韌性好、潛力足、回旋余地大,長期向好的基本面沒有變,持續增長的支撐基礎和條件沒有變,結構調整優化的前進態勢沒有變,正在向體量更龐大、形態更高級、結構更優化的階段演進。”省發改委主要負責人表示,經過改革開放近40年的積累,特別是黨的十八大以來的快速發展,我省已經具備了堅實的物質基礎和體制機制保障,形成了鮮明的發展優勢。

  產業體系完備,發展韌性好

  山東產業體系完備、跨度較大,經濟具有更強的韌性和空間。

  農業增加值居全國第一,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產量以及農產品出口連續多年全國第一。現代工業體系相對比較完整,擁有聯合國產業分類中全部41個工業大類和197個中類。2016年全省規模以上工業實現主營業務收入15萬億元,居全國第二位,其中輕工、化工、機械、冶金、紡織、電子信息6個行業主營業務收入均超過萬億元。

  產業結構更趨合理,2016年三次產業占比調整為7.3:45.4:47.3,實現由“二三一”到“三二一”的歷史性轉變,服務業成為拉動我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和吸納就業的最大容納器。產業轉型升級步伐不斷加快,為經濟發展提供強有力支撐保障。

  山東資源稟賦突出,經濟發展先天條件優越,抗風險能力強。全省海岸線長達3345公里,是北方唯一擁有三個過3億噸大港的省份。已經探明礦藏資源128種,占全國已發現礦產品的70%。2016年全省生產原油2295萬噸,占全國的11%;煤炭產量1.28億噸,占全國的4%。豐富的資源要素,為發展奠定了堅實的物質基礎,提高了山東經濟應對復雜形勢變化的能力。

  市場需求大,潛力后勁足

  據了解,今年我省總人口將突破1億人,發展新型城鎮化和拉動內需的潛力非常大。據測算,我省城鎮化率每提高1個百分點,就可以增加近100萬城市人口,拉動城鎮投資約5000億元。

  隨著新型城鎮化規劃和戶籍制度改革的穩步實施,“三個市民化”進程將不斷加快,預計到2020年我省城鎮化率有望提升到65%,形成龐大的市場需求,將成為推動全省經濟增長的主要動力。

  “十三五”時期,山東將持續加大交通、水利等重大基礎設施投入力度,加快實施一批投資規模大、帶動能力強、社會效益好的重點項目,將形成以濟南、青島為中心的“1、2、3小時”綜合交通圈。這將為山東增強可持續發展后勁提供了新的空間。

  消費是經濟持續健康發展的“穩定器”。我省最終消費占生產總值的比重穩定在40%以上。

  據了解,近年來我省實現了居民收入增長和經濟增長同步、勞動報酬增長和勞動生產率提高同步。2016年城鄉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分別達到34012元和13954元,收入的不斷增加使居民消費能力大大增強。

  據測算,我省城鎮居民人均每增加1塊錢收入,將增加0.58元的消費支出;農村居民人均每增加1塊錢收入,將增加0.64元的消費支出。到“十三五”末,山東將實現城鄉居民人均收入比2010年翻一番的目標,據此推算城鄉居民年均消費性支出將達到5.5萬億元左右。隨著消費的個性化、多元化發展和消費模式創新,新的消費熱點正在不斷涌現,為經濟增長提供持續拉動力。

  目前,山東人均生產總值已達到10193美元,正在由工業化中期階段向后期階段全面轉換。國際經驗表明,人均生產總值達到1-3萬美元時,正是經濟發展的快速增長期,市場需求將不斷釋放,未來山東具備更大的發展潛力。

  發展空間廣闊,回旋余地大

  我省位于國家“一帶一路”的重要交匯點,是全國由南向北擴大開放、由東向西梯次推進的重要節點。近年來,山東深度融入國際國內產業分工體系,經濟外向度不斷提高。2016年,全省實現進出口總額達到15466.5億元,其中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和地區進出口額達到4133.6億元,占全省進出口總額的26.7%;對外直接投資額達到129.8億美元,是2012年的3.6倍。優越的區位優勢、更加積極主動的開放戰略,為山東更好地利用“兩個市場、兩種資源” 創造了條件、贏得了主動、拓展了空間。

  隨著“兩區一圈一帶”區域發展戰略的深入實施,山東形成了聯動性較強的融合互補、協同共進、梯度發展格局。基礎設施一體化、優勢產業集群和特色園區培育力度不斷加大,東中西部比較優勢可以通過產業轉移而得以保持,為全省經濟保持中高速增長和轉型升級創造廣闊的回旋余地。

  黨的十八大以來,山東把全面深化改革作為關系經濟社會發展全局的重大戰略來抓,準確把握改革的節奏和力度,敢于涉險灘,敢于啃硬骨頭,簡政放權、國企改革、財稅改革、金融改革、農村改革等取得了實質性進展。2016年全省新登記各類市場主體471.7萬戶,市場主體數量躍居全國第二位。良好的營商環境,使山東正在加快成為全國新經濟增長的集聚區。

  “山東在新舊動能轉換中必將‘大有可為’,后勁彰顯、前景廣闊。”省發改委相關負責人表示,只要搶抓“窗口期”的重大機遇,主動作為、全面求強,就一定能夠實現“鳳凰涅槃、浴火重生”,在新的起點上繼續“走在前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