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24小時自助辦稅、取消動產抵押評估!山東“放管服”改革經濟迸發新活力

  齊魯網10月8日訊 在基本完成三年簡政放權任務的基礎上,山東省又啟動了新一輪放管服改革,圍繞削權證、流程再造、精準監管、體制創新、規范用權五大行動,為企業松綁,為創新除障,為公平護航。

  前幾天晚上,一位海南三亞的客戶,給在煙臺市福山區干電商的張秀萍,下了一個大訂單。本來是件高興事,可對方提出了要開發票。這大晚上的,辦稅服務廳早下班了,發票怎么開?

  張秀萍當時可是急壞了,“如果發票開不了的話,這么大的一筆交易就要泡湯了,真的挺可惜的!”

  心急如焚的張秀萍連夜找熟人看看能不能特事特辦。一打聽才知道,當地國稅部門開通的24小時自助辦稅服務,領發票、開發票、認證發票,所有手續一個人在自助機上就能全辦了。隨去隨辦,根本不需要托人。

  這真讓張秀萍喜出望外,“當天晚上就過來辦理了,操作特別方便,省心又省力。”

  煙臺市福山區國稅局納稅服務科科長劉慶玲介紹說:“自助辦稅既方便納稅人全天候辦理,提高了辦稅效率,還緩解了我們辦稅服務廳的工作壓力。”

  服務方式的創新,來自于服務流程的再造和機制體制改革的深化。在濟寧汶上縣,工商部門在全省率先取消了動產抵押評估環節,企業可以憑著買設備的發票和合同就能完成評估認定。新落戶的榮盛制藥,因為上設備、蓋廠房,資金緊張。就是靠這個新政策,順利從銀行拿到了二百多萬元貸款。

  榮盛制藥有限公司總經理榮中滿說起這件事滿懷喜悅,“取消評估之后,加上(節省)時間成本,直接成本減少一百多萬,相當于盤活了一個企業。”

  動產抵押評估原本是一個收費環節,取消后,工商部門就只負責登記注冊,銀行跟企業的業務鏈也少了一環。方便了企業、群眾,也真正觸及到了一些部門實實在在的利益。

  汶上縣工商局局長陳圣渠說,“這其中也有很多反對的聲音,取消這個環節,也就相當于割我們自己的肉。”

  放權不是放責,榮盛制藥的動產抵押信息,要在網絡化監管平臺上及時向社會公示,避免重復抵押。合理的放權激活了資本市場。陳圣渠局長表示,“動產抵押的融資額實現迸發式增長,今年達到了九億多元,比去年增長三十多倍。”

  為了讓各界對改革有更真切的獲得感。山東新一輪放管服改革明確要求,除了需要國家批準或涉及公共安全、經濟安全、生態安全、生產安全、意識形態安全等五大事項外,能取消的審批原則上都要取消。凡是企業能夠自主決定、市場競爭機制能夠有效調節,可以采用事后監管的投資項目,堅決取消核準。用高效率、高品質、高標準的政府服務,贏得群眾的好口碑、企業的好體驗,發展的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