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2日,環境保護部向媒體通報,11月4日至8日,京津冀及周邊地區將出現一次區域性重污染天氣過程。
根據預測預報結果,自11月4日起,受低壓系統和區域性長時間強逆溫等不利氣象條件影響,京津冀及周邊地區整體擴散條件較差,區域南部以弱偏東南風為主,中部以弱偏西南風為主,區域內各城市傳輸影響明顯,大氣污染物易在太行山前城市形成積聚。
預計11月4日至7日,京津冀中南部、山西南部、山東西部和河南北部將出現重度污染,其中11月6日前后污染濃度達到峰值,京津冀中南部和山東西部部分城市可能出現嚴重污染。11月7日晚至8日,受冷空氣影響,擴散條件自北向南逐步改善。
2日4時30分,山東省城市環境空氣質量信息發布中看到,德州和濱州市已經出現了重污染天氣,德州的AQI達到210,濱州AQI指數達226,均達到重度污染程度。聊城、淄博和濱州也已經達到中度污染。
記者從山東省環境監測中心了解到,2日夜間有冷空氣過境,有區域輸送的作用,可能會出現短時重度污染的情況,不過,3日白天以優良為主。4日將以良輕為主,5日,東部城市以良輕為主,西部地區以輕中度污染為主,個別城市會出現小時重度污染情況。7日左右有冷空氣過境,污染最嚴重的時段大概出現在6日到7日,西部城市以中度污染為主,個別城市會出現重度污染的情況。濟南市環境監測中心工作人員介紹,此次重污染天氣對濟南影響不大,預計3日空氣質量良,4日輕度污染。
環境保護部已向北京市、天津市、河北省、山西省、山東省、河南省人民政府發函,通報空氣質量預測預報信息。要求各地根據實際情況,及時啟動相應級別預警,切實落實各項減排措施,緩解重污染天氣影響,最大限度保障人民群眾身體健康。
環境保護部派駐京津冀大氣污染傳輸通道城市開展工作的各強化督查和巡查組,將重點督查各地重污染天氣應急預案的啟動和應急減排措施落實情況。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