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山東兩會|省政協今年確定30項協商議題
30日,省政協十二屆一次會議審議通過了政協2017年協商工作計劃執行情況和2018年協商工作計劃安排的報告。在2018年的30項協商議題中,主題既圍繞“大局”又涉及“民生”。此外,在網絡議政平臺建設上,今年省政協將有進一步的探索。
根據協商工作計劃安排,2018年協商工作計劃共30項,其中專題協商3項,議題分別涉及防控金融風險、鄉村振興和污染防控等;對口協商7項,界別協商10項,涵蓋教育、科技、民族團結、傳統文化、醫療、旅游等經濟發展和民生領域方方面面。省政協相關人士介紹,“議題既是大局所需,又是民心所向。”
在教育領域,有關于中小學校園食品安全和民辦幼教事業發展的議題,都是當下關注的熱點問題。每一項議題都明確了協商時間、牽頭部門和主要協商部門。其中界別協商中的“保護和促進‘老字號’發展”議題,將于4月進行協商。
此外,提案辦理協商計劃10項,對于未列入本年度協商工作計劃,而又確需在省政協協商的議題,由省委、省政府有關部門和省政協辦公廳共同商定,報省委、省政府、省政協負責同志審定。
這30項協商議題是經過集思廣益后挑選出來的。省政協相關人士介紹,從2017年10月,就開始著手議題的征集。通過向省委辦公廳、省政府辦公廳、省委政研室、省政府研究室、政協委員、民主黨派、工商聯、政協機關內部定向征集以及向社會公開征集,共征集選題245個,經過多次研究討論,最終確定30項協商工作議題。
根據報告,今年將建設專題協商、對口協商、界別協商、提案辦理協商等各種協商形式互相銜接、相輔相成的立體化協商平臺。此外,還要探索建立能夠快速便捷啟動協商程序的機制,提高協商活動的靈活性。
上述人士表示,這要求協商工作創新形式,提高協商工作的效率。“今年計劃繼續推進完善遠程協商機制,利用信息化手段,實現委員、學者和相關部門的遠程連線。”該人士說,“像港澳委員或者部分專家由于地理位置較遠,集中在一起有些不方便,使用遠程協商的方式,可以進一步解決這個問題。”
除了協商平臺,在網絡議政平臺建設上,今年省政協將有進一步的探索。報告提出,將探索建立更加開放的網絡議政平臺,拓展具有公共論壇性質以及民意調查性質的網絡協商渠道,廣泛收集民意,加強與政協委員、社會公眾的交流互動。
據悉,在網上議政平臺建設上,目前開設了協商網絡圖文直播、官方門戶網站專欄以及聯合網《政在協商》欄目,廣泛征集民意。下一步還計劃就具體議題通過網絡征求公眾意見,進一步增強協商工作與社會公眾意見的呼應度。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陳瑋 張玉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