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春運伊始,濟南火車站新建門斗全部啟用,進站通道數量由8個增至16個,安檢儀由7臺增至10臺,安裝旅客“刷臉”進站閘機20臺,減少旅客等候時間,用實際行動實踐鐵路部門今年提出的“讓旅客出行體驗更美好”服務主題。

春運,這或許是每年過年一定會談論起的一個話題。它既是一個上億人口的大遷徙,又是一個考驗城市交通運力的必答題。近年來,隨著中國高鐵的飛速發展,作為城市名片的火車站也在悄然發生變化。就拿濟南火車站來說,雖然火車站上依舊人山人海,但不同的是秩序卻格外井然有序。在火車站廣場和售票大廳再也聽到昔日黃牛的喧囂,在出站口也看不到黑出租和小三輪摩的身影,能看到的是出租車在指定地點乘降客人,交警在樞紐地帶指揮車輛通行。特別是今年的火車站進站口達到了16個,到處都可以看到維持秩序的鐵路公安,疏導旅客進站的工作人員,還有很多熱心的志愿者也在其中為旅客答疑解惑。
不僅如此,今年進站的方式也和往年有了很大變化,車站檢票口大部分都換成了人臉識別進站,旅客拿著自己證件和票一掃描即可進入。雖說這只是一個小小的改變,但卻體現了科技在交通運輸中的應用,而且旅客可以根據排隊情況自行選擇進站位置,更加體現了鐵路部分旅客至上的服務理念。

如今,中國速度享譽世界,國人無不為之稱贊。其實,不僅是速度快了,車多了,更重要的是服務更加溫馨,設施配備更加完善。對于一個城市來說,火車站就是它的第一名片,更是城市形象的集中體現。火車站的變化,折射著城市的變化,更折射著新時代中國的新變化,我們沒有理由不為之向往,為之稱贊,為之感動。(趙一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