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日,有網友在微博發文稱
濟南護城河里有很多小龍蝦尸體,
不清楚究竟是什么原因引起小龍蝦的死亡。
“黑虎泉護城河中的有好多死亡的小龍蝦,黑虎泉河對岸有個小泉池里的小河蝦也都部分死亡,求解釋!”
12日上午,記者來到黑虎泉護城河,
發現每隔幾米就能看到河底有已經死亡的龍蝦。
這些龍蝦大多數已經被水草遮擋了,
有的趴著,有的仰著,身體都已經沒有了色澤。
短短兩百米的距離,
記者就發現有二十多只龍蝦尸體。



都不知道什么原因死亡的。
一位市民猜測
“之前倒是看到過幾只死掉的龍蝦,還沒太注意,會不會是河水里面有污染物質導致龍蝦死亡啊。”
針對這個問題,景區的一位工作人員介紹,
護城河里根本不長小龍蝦,
這里的龍蝦都是市民放生的。
“可是大家并不太清楚龍蝦生長需要的環境,護城河的水溫度太低了,夏天最熱的時候才十幾度,根本不適合龍蝦生長。而且龍蝦生長一般在有泥沙的環境,護城河的環境顯然不利于龍蝦生長,所以放生的龍蝦大多會死掉”。
專家介紹
小龍蝦是一種入侵物種,可在河流內成為優勢種,對當地生態環境破壞性強,并不是所有地方都適合放生,并且,龍蝦生存需要一定環境,市民最好選擇正確的放生地點,不然放生就會變為殺生。
而晚報菌搜索發現,
有人放生小龍蝦導致當地生態系統破壞

已經不是第一次
晚報菌曾推送過的
一邊有愛心市民在大明河畔放生,
另一邊卻有人帶著網兜、漁具現場捕魚
這邊剛放下水那邊就撈起來了

卻不知道這種沒有天敵的龜,
可能毀掉整片湖!


乃至郊外的水庫等等,濟南山水掩映的角落,
幾乎每周都有放生者出沒。
他們少則成雙成對,多則數十人,
放生各類鳥、魚、龜等,甚至是蛇。
放生背后還滋生了很多利益鏈,
“放生現象,江湖水深”
晚報菌還推送過
《濟南放生江湖:放生者出錢不到場百萬善款流水》
放生雖然是一種行善,但放生不當后果很嚴重!
我們經常會在一些岸邊樹林中看到有人放生,
將動物救下來放回適合它們生存的環境中去,
就是一種善舉,
但如果放生不當,
只是盲目地追求心理的安慰,
就很可能給當地的生態環境帶來破壞和隱患。
大家在放生時,尤其是放生一些外來物種時,
要先向林業或漁業部門申請,
并由相關專家對放生物種的生存能力及危害性進行評估,
評估達標后再放生。
網友評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