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務院辦公廳近日印發通報,對2017年落實推進供給側結構性改革、適度擴大總需求、深化創新驅動、優化營商環境、保障和改善民生等有關重大政策措施真抓實干、取得明顯成效的25個省(區、市)、82個市(地、州、盟)、116個縣(市、區、旗)等予以督查激勵,相應采取24項獎勵支持措施。這是自去年建立督查激勵長效機制以來,國務院辦公廳組織開展的第二次督查激勵工作。山東省、市、縣共獲11項督查激勵。
以省為單位獲四項激勵
我省化解鋼鐵過剩產能成效突出,受到督查激勵。去年我省壓減粗鋼產能527萬噸、生鐵產能175萬噸,圓滿完成國家下達的年度計劃;取締“地條鋼”成效顯著,在環保部專項抽查中合格率達到100%。濟鋼產能全部關停退出,在全國首個實現千萬噸級鋼鐵單體企業整體退出。化解鋼鐵行業過剩產能是實現高質量發展的關鍵舉措,也是一項非常復雜的系統工程。山東堅持產能向沿海轉移和產品向高端發展的原則,按照“去產能、推重組、優布局、做精品”的思路,扎實推進鋼鐵行業布局優化,轉型創新發展。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沿海鋼鐵產能占比已由2013年的18%提高到25.58%。
在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國庫庫款管理、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預算公開等財政管理工作方面,我省特點突出。2017年,我省形成“1+39”的財稅改革制度體系,全省財政管理績效明顯提升。編制并公開預決算信息、行政事業性收費目錄、涉企財稅政策目錄、民生政策、財政部門行政權力“五張清單”;全省一般公共預算結轉占支出的比重僅為4.4%,比財政部9%的控制目標低4.6個百分點;在推進財政資金統籌使用方面,將省級專項轉移支付項目由2013年的243項壓減到61項,將14項政府性基金轉列一般公共預算,將國有資本經營預算按15%的比例調入一般公共預算,政府資金整體效益不斷增強;在創新財政投融資機制方面,省級設立政府引導基金20只、參股基金39只,并著力設立運作總規模6000億元的新舊動能轉換基金,同時積極推廣PPP模式。
我省作為“落實鼓勵和支持就業創業政策措施工作力度大,促進城鎮失業人員再就業、就業困難人員就業等任務完成較好”的5個省市之一,受到督查激勵,我省是全國唯一連續兩年就業創業工作受到國務院督查激勵的省份。2017年,我省實現城鎮新增就業128.28萬人,占全國的9.5%,為五年來最好;城鎮登記失業率3.4%,實現就業穩、創業興。我省建成大學生、留學人員、返鄉農民工等各類專業化創業孵化基地(園區)643家,省級示范平臺達到161家。高校畢業生總體就業率達到94.22%,同比提高0.45個百分點。我省認真做好去產能中職工分流安置工作,將鋼鐵、煤炭企業穩崗補貼標準提高到70%,拓寬內部安置渠道,妥善分流安置去產能企業職工4.12萬人。建成“就業扶貧車間”6126個,吸納12.6萬貧困人口就業。
農村危房改造是一項重大的政治任務和民生工程,截至2017年年底,我省累計爭取中央和省級專項資金50.6億元,完成危房改造39.5萬戶,80萬農村困難群眾住上了“安全房”“放心房”。2017年完成農村危房改造5萬戶,其中含建檔立卡貧困戶4.85萬戶。為全面摸清危改對象底數,我省建立了“省市縣鄉村”五級臺賬,共同核查、確認了全省48518戶建檔立卡貧困戶危房信息。我省創新危房改造形式,在全省推廣菏澤“五個一批”經驗、青島“五個統一”、推廣章丘“危房6+1”長效機制。我省編制完成了《農村危房改造建筑設計圖集》和《山東省危房改造加固技術導則》。我省獲得了農村危房改造工作積極主動、成效明顯的相關督查激勵。
多地工作亮點突出
在深化商事制度改革、落實事中事后監管方面,東營市受到督查激勵。從百姓投資創業的第一道門改起,東營扎實推進“先照后證”改革,工商登記前置審批事項實行目錄化、標準化、動態化管理,大力推進“多證合一、一照一碼”,已實現“三十二證合一”。創新推行“四制度三簡化三創新”工商登記服務,同時加強市場主體信用信息公示和歸集共享,建立嚴重違法失信企業名單。商事制度改革以來,東營新增市場主體9.23萬戶,是改革前總量的1.1倍。
在財政預算執行、盤活財政存量資金等財政工作方面,以及在推動實施“中國制造2025”、促進工業穩增長和轉型升級方面,青島市受到2項督查激勵。青島財政政策“有破有立”:果斷“破”,清理規范財政對競爭性領域的政策和資金支持,對長期虧損、無藥可救的“僵尸企業”停止補貼和保護;加快“立”,出臺關于促進先進制造業加快發展若干政策措施,加大力度培育市場主體。為降低企業成本,青島打出一套財政“組合拳”,包括設立總規模10億元的小微企業轉貸引導基金、為小微企業提供無抵押擔保且日資金使用費率不超過1‰的低成本過橋資金、加大對小微企業和科技型中小企業研發費用的減稅力度。
推廣政府和社會資本合作(PPP)模式工作有力、社會資本參與度較高,菏澤市受到督查激勵。目前菏澤市PPP涉及市政工程、教育、醫療等18個一級行業,涵蓋污水處理、文化旅游、城鎮化建設等31個二級行業。PPP項目還成為菏澤對外招商引資的重要平臺。4月25日,2018年菏澤市(廣州)投資環境說明會暨簽約儀式在廣州舉行,會上共簽約項目22個,合計總投資達117.66億元,其中包括4個外資項目。此外,榮成市也受到此項督查激勵。
在老工業基地調整改造,支持傳統產業改造、培育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承接產業轉移和產業合作等方面,淄博市受到督查激勵。將產學研合作與工業“鑄鏈”工程緊密結合,淄博圍繞產業鏈發展重大技術需求開展聯合技術攻關,全市242家市級以上企業技術中心與清華大學、中科院等開展產學研合作。截至目前,“鑄鏈工程”規模已發展到27家聯盟、471家企業、175家高校院所。2017年,市創新發展重點項目計劃給予總投資29.02億元的90個項目總計6000萬元專項資金扶持。
公立醫院綜合改革成效較為明顯,濱州市受到督查激勵。全市22家公立醫院全部取消藥品加成,藥價普降15%以上,城鎮職工、城鄉居民基本醫保參保率均超過99%,全面實施鄉鎮住院200元起付線以上全報銷制度。同時,在全省率先完成公立醫院法人治理結構改革,在公立醫院全面推行藥品采購“兩票制”,對30種輔助性、營養性藥品在全省率先實行臨床應用重點監控。
環境治理工程項目推進快,重點區域大氣、重點流域水環境質量明顯改善,日照市受到督查激勵。借力環保督察,日照開展自查自糾,共排查出各類突出環境問題496項。組織市級環保模擬督察和“回頭看”,關停取締非法企業100家,責令整改777家,拘留18人,約談63人,移交區縣問責109人。日照全面打響藍天保衛戰,聚焦揚塵、燃煤、工業、機動車船和面源污染五大戰役,設立45處戰場分線作戰。
此外,在土地節約集約利用、土地利用秩序、土地利用計劃執行方面,沂源縣、龍口市、諸城市、肥城市、五蓮縣成效顯著,受到督查激勵。
(□本報記者 付玉婷 姜宏建 張春曉 毛鑫鑫 李明 肖芳 吳寶書 劉磊 李劍橋 杜輝升 栗晟皓 統稿 王川)
來源:大眾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