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日,袁隆平院士帶領的青島海水稻研發中心在新疆、黑龍江、山東、浙江和陜西的六大試驗基地同時插秧海水稻,開展試種試驗,為我國大面積鹽堿地篩選優勢海水稻品種。這意味著,青島海水稻秧苗正式大步“邁”向全國范圍。

  一直以來,通過推廣種植“海水稻”,讓億畝荒灘變糧倉,一直是“雜交水稻之父”袁隆平的一大期待。

  在我國的15億畝鹽堿地中,約有3億畝具備改造為農田的潛力。袁隆平說,海水稻種植面積如果擴大到一億畝,按最低產量計算(畝產300公斤),每年就能增產300億公斤,可以多養活8000萬人口,相當于一個湖南省的年糧食總產量。

  推廣海水稻,好處可不少:它不光能緩解耕地壓力、增加糧食產量,還能在一定程度上保證國家的糧食安全。相信在不久的將來,海水稻很快就能走向我們的餐桌,讓我們一起期待吧!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王建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