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特派記者 王磊 樊思思)8日下午,在上合青島峰會新聞中心舉行的第二場新聞發布會上,山東省政府副秘書長、省政府新聞發言人魏華祥,省發改委副主任、新聞發言人關兆泉,省海洋與漁業廳二級巡視員付日新介紹了山東經濟社會發展情況,并回答記者提問。大眾網記者看到,發布會吸引了百余名中外記者到場。
[山東人口破億!17市全部通鐵路]
魏華祥說,山東區位優勢突出,交通設施完備。山東地處中國東部沿海,黃河下游,與日本、韓國隔海相望,是“絲綢之路經濟帶”和21世紀“海上絲綢之路”的重要交匯點。全省轄17個市、137個縣市區,陸地總面積15.79萬平方公里,占全國的1.64%。戶籍人口和常住人口均超過1億人。
京滬鐵路和膠濟鐵路在省內交匯,自濟南乘高鐵到北京僅需1.5個小時,到上海僅需3.5個小時,山東實現了17市全部通鐵路;高速公路覆蓋全省96%的縣(市、區);擁有12個海運口岸,與180多個國家和地區的700多個港口實現通航;擁有9個民用機場,開通300多條國內外航線。
[山東農產品出口連續19年領跑全國 生物制藥等過千億產業集群超10個]
魏華祥說,改革開放40年來,山東經濟社會面貌發生翻天覆地的變化。其中,在產業結構優化方面,全省三次產業結構由1978年的33.3:52.9:13.8調整為2017年的6.7:45.3:48。現代農業加快發展。2017年全省糧食總產量達到944.6億斤,約占全國的8%,穩居全國第三位;蔬菜、水果、肉類、水產品等產量分別約占全國的13%、12%、9%和14%,均居全國第一;農產品出口占全國的近四分之一,連續19年領跑全國。農民合作社、家庭農場等新型農業經營主體數量居全國首位。
工業經濟實力不斷壯大,2017年全省工業增加值達到28705.7億元。傳統產業與信息技術加快融合,轉型升級步伐加快,高端裝備制造、生物醫藥等過1000億元的產業集群超過10個。
[山東敲定鄉村振興戰略路線圖,已率先形成農業開放合作新格局]
關兆泉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山東已編制印發了山東省實施鄉村振興戰略五年規劃,推出一批重大計劃、重大工程、重大項目,配套制定鄉村產業、人才、文化、生態、組織振興5個工作方案,與省委2018年1號文件共同形成“1+1+5”政策規劃體系,確定了山東省鄉村振興戰略實施的路線圖、時間表、任務書。
關兆泉介紹,山東在規劃提出,要加快發展農業“新六產”,延伸整合產業鏈、打造提升價值鏈、優化融合供應鏈,大力培植農村新產業新業態,全力推進實施農業全產業鏈開發創新、農產品加工、農商互聯、鄉村旅游、農村產業融合發展示范園、農產品及加工副產品綜合利用、產城融合等7項重點工程。在推動山東農業對外開放、構建農業開放發展新格局方面,山東提出將發揮山東農業開放優勢,積極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充分利用國際國內兩個市場兩種資源,在全國率先基本形成全方位、寬領域、多層次的農業開放合作新格局。
[山東將推海洋強省“十大行動”]
付日新在回答記者提問時說,山東省委、省政府研究編制了《山東海洋強省建設行動方案》,在青島召開海洋強省建設工作會議。在行動方向上,提出建設活力海洋、和諧海洋、美麗海洋、開放海洋、幸福海洋,進一步明確了海洋強省的豐富內涵。
在行動重點上,山東提出堅持世界眼光、國際標準、山東優勢,深入實施海洋強省建設“十大行動”,即:海洋科技創新行動、海洋生態環境保護行動、世界一流港口建設行動、海洋新興產業壯大行動、海洋傳統產業升級行動、智慧海洋突破行動、軍民深度融合行動、海洋文化振興行動、海洋開放合作行動、海洋治理能力提升行動。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