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一棵呀小白楊,長在哨所旁。根兒深,干兒壯,守望著北疆……”昨天上午,當記者來到東中環凱旋街口公交總站時,一陣悠揚的歌聲飄進了耳朵中。順著歌聲,記者來到公交三公司六車隊調度站,861路公交司機張保平正在放聲高歌。除了唱給同事們外,從小就喜歡音樂的張師傅還經常唱歌給乘客聽,用歌聲迎接乘客,用歌聲給乘客解悶,用歌聲解決乘客之間的糾紛。
從小喜歡
張保平今年37歲,已經當了5年公交司機了。他從小就喜歡音樂,喜歡唱歌,1997年考入山西省戲劇職業學院學習聲樂。學校學習期間,張師傅非常刻苦,同學們經常能在琴房聽到他練聲,考試成績也特別優秀。學校畢業后,他前往北京,進入解放軍藝術學院的預科班學習。因家庭負擔太重,張師傅還在酒吧里當過駐唱,靠唱歌維持生計。2004年,因沒有考上公費班,高昂的學費令張師傅放棄了自己的夢想,返回太原。
隨后,張師傅曾在一所小學當過音樂老師,這份工作雖然離他的夢想不遠,但卻不太穩定。隨著年齡的增長,他最后還是決定找一份穩定的工作。2013年,張師傅來到公交三公司,成為了一名公交司機。
粉絲不少
成為公交司機后,張師傅也沒有放棄自己的愛好。他把唱歌融入到日常工作中,讓枯燥的工作有了生機。站休時,只要沒事兒,他就給同事唱上一段,大家一邊聽一邊用手打著節拍,工作的疲勞感頓時緩解了不少。車隊工作人員小劉說,張師傅的歌聲高亢且富有磁性,聽他唱歌是一種享受,幾乎所有同事都喜歡他的歌聲,大家都是他的粉絲。每年集團公司、車隊節日聯歡時,他自然是主力,演唱的曲目讓人至今難以忘懷。
除了唱給同事,張師傅還經常唱歌給乘客聽。很快到出車時間了,張師傅停止歌唱,喝了一口水,趕緊登上公交車,將車開到始發站臺。看到還有一點時間,張師傅笑著對乘客們說:“為了給大家提供一個不一樣的乘車環境,我利用發車前的一點時間,為大家歌唱一首。”說完,他就唱起了《為了誰》。張師傅的歌聲悅耳動聽,唱完一段后,車廂里立刻響起了掌聲。
另有作用
張師傅說,歌聲的作用很大。861路途經建設南路、塢城路等城市主干道,每到早晚高峰期,經常會遭遇擁堵。碰到這種情況,乘客都感覺非常煩躁。這時候他高歌一曲,能緩解乘客的煩悶。
此外,動聽的歌聲還有一個神奇的功效,能解決乘客之間的糾紛。有一次,兩名乘客在車廂內發生了口角,并且愈演愈烈,眼看就要打起來了。張師傅發現后,趕緊將車停在路邊,和熱心乘客一起勸導,但作用不大。這時,他靈機一動說:“車廂內人多擁擠,空氣不流通,讓人感覺不太好,要不我給你倆唱首歌吧。”說完,他就唱起來《烏蘇里江船歌》。聽到司機動聽的歌聲,兩名乘客果然不吵了,反而用心傾聽起來。一首歌唱完,兩人都主動給對方道歉,并不斷稱贊張師傅唱歌水平高。
張師傅說,不少乘客都喜歡聽他唱歌,但為了安全,他一般只會在發車前或遇到道路擁堵時唱給乘客們聽,絕不會在開車時唱。“雖然我是一名公交司機,但不會停止追逐音樂之夢,也不會放棄唱歌這個愛好。我要一直為乘客和同事唱下去。”
來源:山西新聞網 本報記者 袁劍鋒 通訊員 張玉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