從騰云駕霧的孫悟空到上天入地的鋼鐵俠,無論中外,征服藍天似乎已經成了英雄們的標配。對于張連敏來說,他在很小的時候就想當個英雄,更準確地說,是當一個可以征服藍天的飛行員!
31歲的張連敏現在是青島云世紀集團的一名直升機飛行員,在成為飛行員之前,小伙子的人生算是比較傳奇,嵩山少林學過武、軍營里面站過崗、退伍后企業里面打過雜,機緣巧合當上了飛行員。
“我的起點不高,曾在企業打雜。”盡管今天的張連敏已經如愿以償,作為一名直升機飛行員,輕輕松松年入50萬,但從一名勤雜工到一名直升機飛行員,整個過程用“登天”來形容一點都不夸張。

6月29日一早,記者來到了張連敏工作的機場,一架羅賓遜R44直升機停在機庫里,剛剛上班的張連敏在對飛機做起飛前的檢查。機場旁邊就是大海,作為一名通航飛行員,張連敏現在的工作就是帶那些跟他一樣有飛行夢的人“上天”。
“有時候我就想,我可能天生就跟飛機有緣。”一身深藍色的飛行員制服,干練的短發再配上墨鏡,張連敏硬漢氣質爆棚,聊起自己做飛行員的初衷,張連敏說感覺就像是談了一場戀愛,十幾年不懈努力,他這個窮小子終于追到了女神。
張連敏的老家在山東德州,而他與飛機的第一次接觸也是在自己的家鄉。“就是這架R44,小時候我見的就是它。”張連敏說,他老家有民用直升機場,還在讀小學的他有幸近距離見過一次直升機,也就是在那個時候,要當飛行員的想法在他心里默默地扎了根。
但客觀來講,以當時張連敏自己的學習成績和家庭條件,他與飛行員之間隔了“猴哥一個跟頭”的距離。德州因為緊鄰雜技之鄉吳橋,所以當地有送孩子去武校學習的傳統,迫于家里的壓力,張連敏被送到了嵩山少林武校,學起了傳統套路和散打。
之后的幾年,張連敏似乎離飛行員這個夢想越來越遠,武校畢業之后,因為身手出色,他應征入伍當了一名武警,退伍之后,回到了德州老家當了一名普普通通的打工仔。

談過戀愛的人多少都會懂這個套路,要想追到女神,就要多在人家眼前晃,先混個臉熟。張連敏為實現當飛行員的夢想,走的就是這個路子。
退伍之后,張連敏應聘到了德州老家的飛行企業,雖然干的是勤雜工的工作,但總算近水樓臺,在成為飛行員之前,先當起了飛行員的同事。日子一天天地過,雖然飛機已經近在咫尺,可對于張連敏來說,他的飛行員夢依然遠在天邊,如果不出意外的話,自己一輩子都只能是個打雜的。
機會這種東西,說不定哪天就來了。公司要內部培育飛行員的消息,撩撥起了張連敏的飛行夢,不顧同事的嘲笑,他自己第一個報了名。
“除了我自己,沒人對我有信心。”張連敏說,當時老板根本不愿意給他這個機會,其實也不怪老板,自己勉強算是個高中畢業的水平,文化課差了一大截,能不能通過理論考試,能有多大把握,誰都說不好。
“有點對賭的意思,但更像是立軍令狀,別人三次考過,我保證一次就過。”張連敏說,那陣子他天天纏著老板表態。因為平時表現出色,加上自己的執著,張連敏最終打動了老板,拿到了培訓資格。

想要成為飛行員,驚心動魄的試飛都是后話,要想拿到上場資格,文化課先要過關,而對于張連敏來說,除了一遍遍學習教材,沒有一丁點捷徑可走。
“一開始沒有老師,就是給你本教材讓你一遍遍地看。”張連敏告訴記者,要想成為飛行員,有幾門理論課是必須要掌握的,像《氣象學》、《飛行原理》這些科目,理解掌握是一方面,但更多的是需要記憶大量的數據,以應對不同的天氣狀況。
功夫不負有心人,靠著對藍天的執著,張連敏順利通過了理論考試,對于他來說,自己的飛行夢已經實現了一大半,剩下的就是要完成試飛實習。
張連敏:“這個要展開談就太復雜了,舉個例子吧,一般試飛的考試是這樣,在你僅有一張地圖的情況下,從A飛到B,拼的就是知識和經驗的運用。”
在通過層層考試之后,張連敏終于拿到了飛行員的駕照,但這僅僅是私人飛行駕照,后來的幾年,他又陸續地學習升級,拿下了商用駕照,即便是在成為飛行員后,他仍然是同事里最努力的一個。在過去的5年里,他累計飛行1500小時,成了通航圈里知名的技術大拿。

成為正式的飛行員之后,張連敏的主要工作是駕駛直升機載游客進行空中觀光,這份工作讓他接觸最多的就是孩子。
“我覺得自己也算是在做飛行啟蒙吧,可以讓更多的孩子喜歡上飛行,將來有機會像自己一樣也當上飛行員。”因為青島云世紀集團的飛行中心位于嶗山仰口景區,所以對于張連敏來說,每天接觸最多的就是游客,最多一上午就能達到八九架次,很多都是父母帶著孩子來的,在肩負飛行員的使命之外,張連敏還擔任起了飛行科普員的角色。
談起未來的發展,張連敏希望自己在事業上可以更進一步,拿下飛行運輸的資質,參與急救、運送病人,都是他想做的事情。




起飛前,張連敏為飛機加油。他告訴記者,加一次油可以飛行3個小時,每一次飛行前都要檢查油量。

來體驗飛行的乘客很多,張連敏最多一上午就能達到八九個架次。中午是難得的休息時間,他在候機廳看起了手機。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