8月3日,淄博市委宣傳部組織全省新聞媒體赴朱彥夫的家鄉沂源縣西里鎮開展黨性教育活動,并組織“朱彥夫家鄉的桃子熟了”——媒體在行動大型采訪,采訪中市委常委、宣傳部部長畢榮青指出要學習朱彥夫精準扶貧精神,加強愛黨教育,宣傳黨性教育研學基地,擴大朱彥夫桃子品牌在全國宣傳。隨后一行人參觀了朱彥夫事跡展覽館和桃園。



作為朱彥夫的家鄉、“蜜桃小鎮”,西里鎮位于淄博市最南端,境內山川優美、風光旖旎,綠色生態優勢得天獨厚,被專家確定為中國北方最適宜發展果品生產的地區之一,是江北最大的中華壽桃生產基地,素有“中華壽桃之鄉”的美譽。

鮮桃具有美膚、清胃、潤肺、祛痰等特色,富含硒、蛋白質、鐵等微量元素和維生素,有“果中皇后”的美譽。其中“西里牌”中華壽桃被認證為國家A級綠色食品,5000畝中華壽桃園被評為省級中華壽桃標準化生產基地。壽桃遠銷江蘇、浙江、上海、福建、湖南等多個省市,同時出口到越南、緬甸等東南亞國家。



當然,“朱彥夫的家鄉”除了有萬畝桃園,更是朱彥夫事跡的核心展示地。2018年,沂源縣投資1500萬元,對朱彥夫事跡黨性教育基地進行了整體改造和提升,在原址基礎上,新建800平方米的朱彥夫事跡展館和多功能報告廳,修繕提升了朱彥夫舊居、張家泉夜校和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展館等景點?!按笳铩?、“ 棚溝造地”、“紅山梯田”、“朱彥夫舊居”、“夜校舊址”、“萬方大口井”……當年朱彥夫拖著殘軀,帶領村民大干苦干、脫貧致富的事跡,更加直觀地展現在大家眼前,讓無數前來學習參觀的干部群眾嘆為觀止,競相尋著楷模的光輝足跡,去感受紅色精神的無窮力量。


紅色的文化,紅色的桃子,紅色引擎激發了西里的新發展。近年來,西里鎮以朱彥夫的先進事跡為引領,立足全鎮資源優勢,創新發展思路,做活“桃文章”。通過組建協會組織、培植龍頭企業、打造半成品加工企業等措施,充分利用桃花、桃木資源,深入挖掘“桃文化”,把桃花加工成桃花茶、精油,桃子成熟了搞采摘、做果脯,老化桃木制作工藝品,桃樹根做成根雕,形成了一條特色“桃文化”產業鏈,成為農民致富增收的“金鏈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