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眾網濟南8月22日訊 近日,滴滴出行在北京、天津兩地人民法院提起訴訟,三人因私自出借車主賬號給他人使用,造成交通事故等侵害乘客人身財產安全。在平臺先行墊付相關治療及賠償費用后,滴滴向注冊車主及肇事者主張經濟賠償。目前,三起訴訟均已被法院立案受理。

  滴滴方面表示,目前平臺已委托律師向北京市西城區人民法院、北京市朝陽區人民法院、天津市紅橋區人民法院三個法院提起訴訟,要求出借個人賬號的車主及肇事人共同承擔違約責任,并向滴滴賠償其已經先行墊付給乘客的相關治療和賠償費用。

  大眾網記者了解到,起訴書中顯示,三名出借賬號的車主在滴滴出行科技有限公司運營的網約車平臺注冊車主賬號,注冊時點擊并同意在線協議《服務合作協議》,提交身份證、駕駛證、行駛證經過驗真審核,并通過平臺的身份背景篩查后開通網約車車主賬號,賬號具有人身屬性。

  此后,三名車主分別將自己具有人身屬性的車主賬號交由熟人使用,使用人在搭載乘客的過程中,發生事故導致車上乘客受傷。乘客受傷后,滴滴平臺為保障乘客合法權益,分別先行墊付乘客醫療費等相關費用1000元、19614.19元、25000元。

  滴滴方面表示,他們對于司機準入有嚴格的規定和審核機制,只有符合要求并通過審核的車主才能為乘客提供出行服務,車主有義務妥善保管自己的賬號,私借賬號不僅是嚴重違反平臺規則的行為,更重要的是對乘客的安全造成重大隱患。例如,此次在北京西城法院起訴的案件,車主劉某就將賬號借給了之前因駕齡不足未能通過平臺審核的李某,導致發生交通事故令乘客受傷,平臺為此承擔了全部醫療和賠償費用。

  滴滴出行安全相關負責人表示,今后針對類似情況,除了按照平臺規則永久封禁賬號之外,滴滴將在保障傷者救治的前提下積極提起訴訟,嚴厲打擊私借賬號的行為。(大眾網-山東24小時記者 王宗陽)

  來源:大眾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