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5日,青島市人民檢察院通報了一起生產假冒隱形眼鏡的案件,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等在青島市某工業園一廠房內制假售假,他們在假冒隱形眼鏡半成品貼上某品牌日拋、月拋、瓶裝月拋隱形眼鏡商標,成本兩元的隱形眼鏡被高價售賣,每月銷售額20余萬元,犯罪數額認定為129萬余元。目前,最終主犯趙某某以生產、銷售偽劣產品罪被判處有期徒刑10年零6個月,并處罰金80萬元。其余相關參與犯罪人員也都受到了應有的刑事處罰。

假冒品牌商標假冒品牌商標

  每月銷售20余萬元

  2016年5月25日,城陽食藥環偵大隊接報警稱在城陽區某社區有一隱形眼鏡包裝點,在未取得任何授權和許可的情況下,私自假冒某品牌商標,包裝隱形眼鏡銷售。

  接警后偵查機關初步查明,該生產加工點是一個假冒他人注冊商標,且無任何手續的隱形眼鏡生產、印刷、模具、包裝一條龍的生產窩點。

  2016年6月16日,警方分別對城陽區包裝車間、威海市某鎮生產加工點予以查處,并抓獲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等人。

  2016年7月15日,城陽公安分局經偵大隊以趙某某等十四人涉嫌假冒注冊商標罪提請城陽區檢察院審查批捕。

  經審查,從2014年到2016年3月,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組織鄭某南、鄭某峰等人在青島市某工業園一廠房內成立了凱視倫光學有限公司,并讓后某某、王某某等人組織工人生產、銷售假冒某注冊商標的日拋、月拋、瓶裝月拋隱形眼鏡,每月銷售額20余萬元。

  2016年3月,該公司因無醫療器械產品許可被即墨食藥局查獲,為逃避打擊,犯罪嫌疑人趙某某組織鄭某某、具某某、后某某轉移到威海市環翠區一廠房內,繼續生產假冒隱形眼鏡半成品。同時在城陽區某社區一廠房內為其在威海生產出的隱形眼鏡半成品貼上某品牌日拋、月拋、瓶裝月拋隱形眼鏡商標。

  隱形眼鏡成本低至一元

  工人自己都不敢戴

  這些隱形眼鏡的生產過程讓人觸目驚心。據犯罪嫌疑人供述,他們用一種叫2-HEMA的液體來生產隱形眼鏡。他們通過機器把這種液體凝結成固體,然后通過印花機將這些固體印上不同的花紋,用磨具對膠體進行分離形成一片片的模型,然后用車削機把模型削成一片片隱形眼鏡形狀,再對模型進行研磨,光滑后就把隱形眼鏡放在勾兌好的眼藥水里。生產全過程無任何消毒殺菌措施,甚至連這些眼藥水都是犯罪嫌疑人用硼砂、硼酸和生理鹽水、水隨意勾兌而成。

  在威海工廠加工好的隱形眼鏡,以1000片為單位,用塑料瓶或者塑料袋簡單隨意地包裹,然后再將這些半成品運往城陽區。城陽加工點的工人們加工時,只是隨意地把袋子撕開或者把塑料瓶擰開,然后把半成品倒進一個碗里。先將半成品用手分成一片一片的,再放進準備好的包裝袋,密封好后貼上某品牌的商標。

  整個生產過程中,沒有衛生保護措施,只有在印刷和成型過程中工人會戴手套。參與加工的工人說,加工點的衛生狀況不太好,連他們自己都不敢佩戴這樣生產出的隱形眼鏡。而這樣制成的一片隱形眼鏡,半成品的成本大約一元錢,包裝好后的成本也就兩元錢。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