俗稱“小強”的蟑螂,讓很多人覺得惡心。但是章丘區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卻讓他們找到了用武之地。12日,記者從章丘區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了解到,該中心現有2個養殖車間,共養殖蟑螂20億只,一天能處理近100噸的餐廚垃圾。



章丘區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負責人告訴大眾網記者,利用蟑螂處理垃圾,就是利用餐廚垃圾養殖美洲大蠊(也就是所謂的蟑螂),充分利用蟑螂喜食腐敗食物,能夠吃掉高油、高鹽、高辣物質的特點,即便是餐廚垃圾中的滲濾液與鋸末、玉米秸稈粉等物質混合后,也可以完全被其吃掉,杜絕了處理過程中的二次污染。而蟑螂的成蟲經烘干粉碎后可以用作蛋白飼料添加劑,產生的糞也是優質的有機肥料。該中心現有2個養殖車間,共養殖蟑螂2000噸,大約20億只,1只重約1克,每只每天能吃自身重量5%的垃圾,一天能處理近100噸的餐廚垃圾。
同時,養殖車間設有自動投喂系統、軀體卵鞘糞便自動收集系統,實現了喂食、收集全自動化運行。為充分利用土地資源及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在養殖室上方建設有溫室大棚,可種植蔬菜、水果等經濟作物,發展立體農業,充分利用了養殖過程中產生的熱量和純凈水資源。
對于數量如此多的蟑螂是否會逃出可控區,章丘區餐廚垃圾處理中心工作人員介紹說,為解決此問題,該中心設置了三重防逃逸體系:廠房為全密封的混凝土結構;廠房設備的維修、檢修口、大門等,由24小時不間斷的循環水簾360度完全密封,廠房外圍建有水溝,水溝中養有魚,蟑螂一旦被水沖至水溝,將會被魚吃掉。
據了解,2019年,章丘區餐廚廢棄物處理中心將建成2個餐廚垃圾預處理車間、4個蟑螂養殖車間。屆時養殖規模將達到40億只,一天可以消化200多噸餐廚垃圾,相當于濟南全市一天產生餐廚垃圾的三分之一。
?。▉碓矗捍蟊娋W)