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之前,一則刷爆朋友圈的話題讓許多90后不安起來,有調查顯示90后平均入職場3年多就買房的消息吸引了大家的目光,很多網友表示,90后是“帶著房子”出生的一代,買房年齡越來越小,讓人羨慕。但據記者調查,事實并非如此。那么,不同年代的人都是多大年齡買的第一套房?最近,記者分別調查了島城70、80、90后的購房者,一起來聊聊“首套房置業年齡”那些事兒。

  70后:30歲左右買房,房子總價10萬,購房壓力小

  1998年國家住房制度改革,實行住房分配貨幣化,等到70后開始改變觀念買房時,很多已經到了30歲,1971出生的趙先生便是其中之一。

  趙先生2000年初在北嶺附近買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戶型為73平的二居室。那時青島主城各區房價都不高,這一片區的房子每平也不過1350元,他選擇了全款支付。當時趙先生本身已有幾萬元的存款,又向親戚朋友借了一點兒,很輕松地就湊夠了錢。回憶起這些,趙先生表示,即使是湊錢買房,也沒覺得有很大壓力。

  同樣的70后郭先生回憶起自己的買房經歷告訴小編,他是1999年便開始看房,直到一年后才選中了浮山后一套89平的三居室。房子每平1700元,總價15萬左右。郭先生與妻子用兩人攢的錢付了8萬的首付,其余的采用公積金貸款,一共貸了10年。后來裝修又花了2萬,等到住進房子的時候,手里基本上沒什么錢了。但好在還貸的壓力并不是太大,每月只需還款700元,提取了公積金后就差不多夠了。

  “結婚后一直是租房住,對房子沒什么概念,兩邊父母一直催著買房也沒買,后來孩子出生,才感覺必須要有一套房子。當時買房的過程太曲折了,父母想讓我們買一層的三居室,但我們覺得至少要二層以上,后來就出現了‘我們看上的父母看不上,父母看上的我們又不喜歡’的情況。而且那時新房子不多,二手房中介又少,看房子比較困難,所以斷斷續續看了一年才買上。”2000年的夏天,郭先生28歲,終于搬入了自己的第一套新房,一住便是10年。

  80后:27歲左右買房,首付多由父母資助

  80后恰逢時代劇變,一面是分房觀念消失,一面是房價開始上漲,在這種情況下,越來越多的年輕人有了提早買房的打算。

  2014年,26歲的林女士與男友打算結婚,在關注了幾個月的新房信息后,兩人看中了市北寧夏路某個樓盤的二居室。房子總價110萬,兩人通過存款和借款湊足了50萬的首付,其余的60萬以純公積金貸款方式支付。林女士認為,直到買房后才真正地松了一口氣,有自己的房子了,也有了一個家了。

  2017年十一期間,89年的楊女士與男友在李滄購買了自己的第一套房子,房子單價14500元,總價140萬。“那時工作時間不長,也沒多少積蓄,指著我們倆根本不可能買上房,所以還是雙方父母幫了大部分。”楊女士一開始比較關注二手房,后來因房子老舊,兩人遲遲沒能定下,一來二去耽誤了時間,房價也漲了不少,兩人才開始轉看新房。楊女士表示,對新房比較滿意,房子看的并不多,很快就定下來了。

  當記者提問買房的感受時,楊女士笑著說“房子是件大事,當時因為馬上要結婚,就想著結婚之前把這件大事定下來。買完感覺很踏實,也不用再看房子了,心里的石頭落地了。后來房子漲價,身邊的人都說幸虧早買了,但我們想著買完就好了,根本不在乎漲還是跌。”

  90后:畢業買房還是30歲以后再買房?數套房可繼承還是買不起房?

  2017年,小張23歲,剛剛大學畢業。在經歷了大半年的準備后,他考上了青島的公務員,并決定在此定居。在他看來,房子是穩定的標志,想留在青島必須要有房子,父母很支持他的想法并決定出房子的首付。于是,在他剛剛工作兩個月的時候,已經完成了首套房的置業。“來青島后對市場一直很關注,所以房子很快就選好了。”去年,膠州還未像現在這樣大受關注,小張的新房位于膠州,100平的房子總價一共100萬,首付需要30萬,這些錢都由父母來出。“買房后最大的感受就是壓力更大了。現在對房價的關注度比較高,雖然房子是自己住的,但還是希望能多漲點。”

  小杜1991年出生,買房的時候25歲。房子是黃島90多平的小三居,均價10000元/㎡,總價大約100萬。小杜用自己攢的錢加上向朋友借的一部分錢付了首付,其余的錢貸款。“買房是為以后結婚準備的,手里有了點存款,就想趕緊把房子買了,不會有太多‘后顧之憂’。”談及買房過程,小杜表示,“之前沒怎么關注過房子的信息,買房算是跟風行為,頭腦一熱就買上了。不過買了房就有了歸屬感。雖然每月還貸會對生活有一些影響,但一想有房子做后盾就覺得都值了。“

  在記者調查的八位90后中,有五位已經完成了首套房置業,時間多為畢業或畢業一年后。因房子是期房,交房要等到2019、2020年,他們現在多租房或與父母同住。

  93年出生的小董,雖然想買房,卻遲遲沒能實現買房的心愿。他畢業后便來到青島,如今已兩年多。“父母年紀大了,不想再讓他們幫忙買房。不過現在工資不高,沒攢下多少錢,買房難度挺大的。”談到買房,小董暢言,“身邊很多人都買了房,心里還是挺著急的,不過再著急也沒辦法。”小董認為,租房也是一種生活方式,一段時間內他都會選擇這種方式,至于買房,只能等幾年在說。

  不同于小董,小王至今沒買房的原因是還不想買。“老家有好幾套房子,想在這兒買房得賣掉家里的兩套才能湊上首付,但我現在還不想這么快就在一個地方定下來。”小王1994年出生,今年已24歲,他對未來在哪里定居還沒有明確的規劃,更沒有買房的打算。不過,他認為,自己如果確定要留在青島了,一定立即買房。

  [記者手記]

  經過本輪的采訪,小編發現,70后趕上了住房制度改革,大多30歲左右才買房,且房價低,購房壓力很小;80后所處的年代,房價上漲快,但買房時間卻比70后稍早,不少人26歲、27歲左右便買房;90后分化較明顯,存在“畢房族”、“30歲后再買房族”和“不買房族”等多個群體,承受的購房壓力也因人而異。

來源:青島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