記者從煙臺市教育局獲悉,近日市教育局下發《煙臺市第二期特殊教育提升計劃(2018-2020年)》。

計劃到2020年,煙臺將:計劃到2020年,煙臺將:

  普及十五年特殊教育

  殘疾兒童少年義務教育入學率達到96%以上

  學前三年入園和接受康復教育訓練率達到90%以上

  高中階段教育規模顯著擴大

  殘疾學生接受高等教育的機會明顯增加,就業創業能力明顯增強

  特殊教育學校、普通學校隨班就讀和送教上門的運行保障能力全面提升

  建立數量充足、結構合理、素質優良、富有愛心的特教教師隊伍

  形成科學的特殊教育質量評價體系,特殊教育質量顯著提高

擴大隨班就讀規模擴大隨班就讀規模

  大力推進融合教育,優先采用普通學校隨班就讀的方式,就近安排適齡殘疾兒童少年接受義務教育,到2020年,隨班就讀學生比例達到殘疾學生總數的60%。

  到2020年,高新區和長島縣分別至少選擇1所幼兒園、小學、初中建設示范性資源教室,其余各市(區)每年分別至少選擇1所幼兒園、小學、初中建設示范性資源教室。隨班就讀殘疾兒童少年5人以上(含5人)的普通中小學應全部完成資源教室建設。資源教室要輻射片區內其他學校的隨班就讀學生,提供個別化教育和康復訓練。將隨班就讀工作納入普通學校各類達標及評優指標體系。

  辦好特殊教育學校

  推進特殊教育學校由封閉的單一教育功能向開放的多元服務功能轉變,為區域內隨班就讀、醫教康教結合、送教上門等工作提供指導和服務。

  啟動實施特殊教育學校建設提升工程,新建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應不低于《山東省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標準》中的Ⅱ類標準,現有特殊教育學校辦學條件應通過改建和擴建不低于I類標準、逐步達到Ⅱ類標準。

  到2020年,開發區完成開發區培智學校建設,牟平區和萊山區新建1所獨立設置的特殊教育學校或在普通中小學附設特教部(班)。市特殊教育學校應具備招收所有障礙類型殘疾學生的能力,在孤獨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學生教育方面發揮示范引領作用,實現市域內視力障礙學生、聽力障礙學生全部集中就讀。縣級特殊教育學校全部轉型為培智學校,具備招收智力殘疾、自閉癥、腦癱和多重殘疾學生的能力。支持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和醫療機構辦好特殊教育學校(班)。

  推進送教上門工作

  進一步完善送教上門制度,統籌教育、衛生計生、民政、殘聯等部門的專業力量,由特殊教育學校和普通學校具體組織實施,對不能到校但具有一定接受教育能力的義務教育階段6-15歲重度殘疾兒童少年,包括在康復機構接受康復治療和在兒童福利機構集中供養的殘疾兒童少年,進行送教上門服務或遠程教育。

加大教師培訓力度加大教師培訓力度

  健全完善市、縣兩級培訓網絡,到2020年完成一輪特教教師全員培訓,不斷提高教師的專業水平和綜合素養。加快特殊教育名師名校長的培養,培養一批醫教康教結合復合型教師和具有深厚的理論功底、較強的實踐能力特殊教育骨干教師。到2020年,所有從事特殊教育的專任教師均應取得教師資格證,非特殊教育專業畢業的教師要經過省級特殊教育專業培訓并考核合格。

  提高教師待遇

  落實特殊教育津貼等工資傾斜政策,核定績效工資總量時向特殊教育學校傾斜。

  對從事特殊教育滿20年或連續從事特殊教育工作滿10年,并在特殊教育崗位上退休的教師,其特殊教育津貼按規定納入機關事業單位養老保險制度改革過渡期內老辦法待遇計發基數。

  落實自愿到我市縣級特殊教育學校任教、服務年限3年(含)以上的高校畢業生學費由財政給予補償的政策。

  對普通學校、幼兒園承擔隨班就讀、隨園保教教學管理任務的教師,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和績效工資核定中給予傾斜。普通學校專職資源教師享受與特殊教育學校教師同等的特教津貼。

  為送教上門教師、承擔醫教康教結合工作的相關人員提供必要的工作和交通補助。

  根據特殊教育特點和要求,在職稱評審、崗位聘用中對特殊教育教師實行單獨評價。

  將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特教班中符合條件的教師納入當地教師職稱評審范圍,拓寬晉升渠道。

  提高生均公用經費標準

  逐步提高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標準,2019年義務教育階段特殊教育生均公用經費要達到8000元,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適當提高標準,學前、高中階段參照執行。不足100人的特殊教育學校,按100人撥付公用經費;超過100人不足200人的特殊教育學校,按200人撥付公用經費。有條件的縣市區可以根據學校招收重度、多重殘疾學生的比例,適當增加年度預算。隨班就讀(隨園保教)、特教班和送教上門的中等及以下教育按照特殊教育學校生均公用經費標準執行。

  提高殘疾學生資助水平

  實施殘疾兒童少年從學前到高中階段的15年免費教育。落實中等及以下學校殘疾學生“三免一補”(免雜費、住宿費、書本費,補助生活費)和隨園保教殘疾幼兒免除保教費、伙食費政策,所需經費納入各級財政預算。

  給予殘疾學生生活費和特殊學習用品、教育訓練、交通費等補助,補助標準為每生每年不低于3000元。

  大力發展學前教育

  到2020年,全部特殊教育學校和有條件的兒童福利機構(未成年人救助保護機構)、殘疾兒童康復機構增設學前部或附設幼兒園。有條件的縣市區可舉辦專門招收殘疾兒童的幼兒園。大力推進殘疾兒童隨園保教試點工作并逐步推開。鼓勵各縣市區整合資源,為殘疾兒童提供半日制、小時制、親子同訓等多種形式的早期康復教育服務。

  積極發展高中階段教育

  市特殊教育學校要加強中職部建設,有條件的縣級特殊教育學校要增設高中部或中職部,要支持校企合作,使完成義務教育且有意愿的殘疾學生都能接受適宜的中等職業教育。

  支持發展殘疾人高等教育

  支持駐煙高等院校增設適合殘疾人學習的相關專業,招收符合錄取標準的殘疾學生。支持濱州醫學院特殊教育學院的發展,鼓勵駐煙高等院校設立特殊教育相關專業或者增加特殊教育課程內容。

  鼓勵發展殘疾人繼續教育

  積極開展殘疾人職業技能培訓,幫助殘疾人提高就業創業能力。多種形式開展殘疾青壯年文盲掃盲工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