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裝修房子的糟心事,邵女士氣憤又無奈。今年6月份她找了一家裝修公司裝修新房。然而,她交了9萬多元裝修款后,對方卻一拖再拖,超出約定工期近4個月后,近日,裝修公司的負責人竟然失聯了。
投資買了三套公寓,交給“合發”來裝修
邵女士是泰安人,幾年前她在濟南陽光新路購買了3套公寓。今年6月份,邵女士辦理交房手續的時候,有裝修公司在樓下搭了展區,招攬生意。其中一家叫濟南合發裝修的公司,“它展出了各種各樣的裝修材料,感覺還挺正規的。”
邵女士當時就去咨詢了一番,價格還算合適。“一套公寓裝修下來3萬多元,3套房子一共10萬多元的裝修費。”因急著把房子裝修完出租,邵女士于6月中旬與該裝修公司簽訂了合同。
按照合同,裝修工期45天,應該在7月底前完工。邵女士稱,一開始她交了6萬多元裝修款,沒過多久對方又要求她交了3萬多元,共計9萬多元。
7月份,眼看距離交工的日期越來越近,邵女士多次和裝修公司聯系,詢問能否交工。“他們一推再推,找各種理由,讓再等等。”邵女士稱,尤其是超出合同期限后,她幾乎每周都要催上幾次。一直到了11月份,邵女士忍無可忍,來到濟南查看裝修的情況。

近半年也沒裝完,裝修公司跑路了
“總共也就裝修了一半左右吧,墻刷了,吊頂做了做,我買了吊燈,他們幫忙安裝的,瓷磚鋪了一些,其他的沒弄。”邵女士聯系公司負責人楊某某,但對方一直都不接電話。“后來我就投訴到市場監管局,工作人員說他們會聯系負責人,讓其給我回電話。”不久后,公司負責人楊某某聯系到了邵女士。
“對方說頂多再用10天,就能把房子全部裝修完。”邵女士又等了十來天,再聯系公司負責人,被告知房子已經裝修完了,但還要清理垃圾,“讓我晚幾天再來驗收。”
邵女士又等了幾天,11月24日,她來到濟南準備驗收房子,聯系了裝修工人。“他跟我說了實話,說這些天根本就沒開工,怎么可能驗收。”邵女士馬上聯系楊某某,對方卻一直未現身。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通過國家企業信用信息公示系統查詢發現,濟南合發裝修公司2017年9月成立,注冊資本200萬元。26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來到公司的注冊地址,卻沒發現公司的任何標識,大門緊鎖,多次敲門一直無人響應。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多次撥打公司負責人楊某某的電話,一直處于無法接通狀態。
隨后,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聯系上曾在此公司就職的一名設計人員。據其介紹,他兩個月前就辭職了,公司還拖欠他一個月的工資呢。在四五天前,公司的負責人突然失聯。“最近幾天也有很多人詢問我,說裝修沒干完,包括歐亞大觀的五個業主。”
據其介紹,公司在歐亞大觀攬了20多筆訂單,只有一半左右裝修完了,在其他地方還有一些訂單。“我來的時候就在歐亞大觀的項目部,當時人不多,設計就我一個是正式的,加上工程部的就五六個人。”
“公司可能是資金周轉出了問題,之前就經常有材料商和員工來討要欠款和薪水。”該設計人員介紹,當時他看到公司經營情況不好就提出辭職,目前他也無法聯系到公司負責人。目前,邵女士已向當地市場監管局報了案。
相關鏈接
聯系不到負責人監管部門也無奈
近期,裝修公司跑路失聯的事件屢屢發生。今年10月中旬,濟南“百卓裝飾”“蝶美裝飾”“水滴石”三家裝修公司收錢后跑路;5月份,長清湖小區近百位業主跟裝修公司簽了合同,遭遇裝修公司跑路。據媒體報道,去年至今年上半年,一年多時間濟南已有200余家家裝公司跑路。
一旦遇到跑路的情況,消費者想要維權,難度很大。多數消費者會選擇向市場監管部門投訴,然而,監管部門只能進行行政調解,在聯系不到負責人的情況下,監管部門的調解效果并不理想。
省裝飾協會秘書長申廣勇在接受媒體采訪時曾建議,整頓家裝市場,制定行規,成立一個組織比如家裝服務平臺,引導想在這個行業規范經營的企業加入該組織,交納一定的監管或誠信保證金,由設立的監管機構管理,這也需要保險公司的介入,一旦發生事故,可從保險基金內賠付。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 時培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