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里是山東省巨野縣田橋鎮王樓村。
來到綠樹掩映的村莊,走進村頭兩側特色種植園里,滿是密匝匝的葡萄、金黃的向日葵。正值周末,吸引了眾多游人。村支書王小軍說:“這個鄉村旅游項目,多虧了駐村干部的幫扶?!?/p>
去年5月,國網山東菏澤供電公司派秦傳勇來王樓村擔任“第一書記”。村里716戶居民,貧困戶93戶。給錢給物,只能解一時之困;產業興旺,才能拔掉窮根。
經過調研,秦傳勇發現村里樹木成林,有天然好風光,離縣城只有20分鐘車程,適合發展綠色產業。
村民覺得想法很好,就是村里沒錢。多方籌措,村里流轉土地100畝,發展鄉村游。王小軍說:“產業就像搖錢樹,有了它,鄉親們就有吃不完的果子?!?/p>
僅鄉村游項目,就吸收貧困家庭40余人就業,每人年收入2.4萬元。
“扶貧車間”建起來。500多平方米場地,搞服裝加工、成品包裝,年營業額達400萬元。秦傳勇還當起了義務推銷員,與4家服裝企業簽訂長期合同,從簡單的T恤、背心,到棉襖、棉褲,生意越做越大。
電能變得更充足了。秦傳勇向公司爭取資金178萬元,新上3臺變壓器。村里69眼機井全部通了電,一年澆地可節約22萬元。今年,他又爭取到120萬元,建設了光伏電站,村集體收入一年可增加15萬元。得知19戶貧困戶沒有通自來水,他捐出4000元錢為他們安裝設備通了水。
“現在村里的路變寬,特色種植成規模,鄉村游也火了,鄉親們心里都美滋滋的?!贝逦瘯瘑T呂蕊說。
信息來源:人民日報 2018年11月11日 10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