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一年,明府城剛剛開始修建,百花洲東面還是一片工地,只有臨街的一個樣板間里擺放著明府城的實景模型。

(本人實地拍攝于2012年7月22日)(本人實地拍攝于2012年7月22日)

  還是那一年,為了迎接“十藝節”,濟南市園林局連續搞了曲水流觴、碧筒飲和云徑禪茶三臺實景演出。

(本人拍攝于2012年7月22日)(本人拍攝于2012年7月22日)

  那一天,7月22日。我作為市民代表,參加了“濟南市城市園林綠化局園林開放日活動”。

  那天天公不作美啊,它老人家在不定時地在潑灑著小雨。我們代表團首先觀看了百花洲東面“明府城”的設計模型,然后驅車來到趵突泉公園濼苑民俗文化街的石板路上,看“曲水流觴”的(彩排)實景演出。

  演出即將開始,天公很慷慨,爽快地停止了下雨。

  什么是曲水流觴?咱先科普一下。

  曲水流觴,也叫流杯曲水或流觴曲水,史傳于晉代。后來演變成了古時一種飲宴風俗,其大致方式是眾人圍坐在回環彎曲的水渠邊,將特制的酒杯(多是質地很輕的漆器)置于上游,任其順著曲折的水流緩緩漂浮,酒杯漂到誰的跟前,誰就賦詩一首,然后取杯飲酒,不會作詩者,可被罰酒。如此循環往復,直到盡興為止。

(網絡截圖)(網絡截圖)

  曲水流觴主要有兩大作用,一是歡慶和娛樂,二是祈福免災。

  王羲之的《蘭亭集序》,就是由幾十名文人墨客分坐溪流兩邊,在流水中傳杯飲酒,詩興大起時一氣呵成的。據說在永和九年的三月初三,王羲之與謝安、孫綽等四十多個文人高官,自帶樂曲聚會在蘭亭。開始有11個人和15個人各自成詩2篇或1篇,最后的16個人因作不出詩,被各罰酒三杯。在大家興高采烈之際,由王羲之主筆,匯聚各家詩作,乘興寫下享譽千古的《蘭亭集序》,很成功地舉辦了這次盛大的“曲水流觴”活動。

(網絡截圖)(網絡截圖)

  當然,還有關于“流杯亭”的故事,那是后話。

  濟南市園林局為了迎接“十藝節”和努力打造濟南園林文化品牌,首先推出了帶有本地古代文人和傳統文化的“曲水流觴”實景演出。

(本人實景拍攝)(本人實景拍攝)

  大家看看,扮演曾鞏、辛棄疾、李清照、張養浩的四位演員,他們身穿古典制服,神態逼真,穿越時空匯聚在趵突泉公園的濼上臺邊,沿溪水灣席地而坐,禮儀人員用觴杯盛滿酒,放在托盤上,然后把托盤放在水面上任其順流漂下。托盤漂至拐彎處,一身灰色長袍、肩披淺黃色圍巾、胡須長長的“曾鞏”率先拿起一酒觴邊飲邊賦詩《寄齊州同官》,表現了曾鞏對濟南的一往情深。隨后,演員現場演繹的張養浩《登匯波樓》、辛棄疾的《西江月》、李清照的《如夢令》等動人詩句,博得觀眾的陣陣掌聲。

(本人實景拍攝)(本人實景拍攝)
(本人實景拍攝)(本人實景拍攝)

  那一天的天公真是喜怒無常,實景演出接近尾聲,它老人家又開始迫不及待地撒水。可憐我那雙新皮鞋,成了水中的“雨靴”。

  你這四位“穿越時空”的濟南名士,竟敢來趵突泉聚會賦詩飲酒,1600多年的書法家王羲之知道嗎?以后再有這樣的盛會,我給你說個好地方,還是到曲水亭、黑虎泉、森林公園一帶玩耍吧。

(本人實景拍攝)(本人實景拍攝)

  這樣的實景演出,還有沒有下一次,我真的不知道。因為當年趵突泉“曲水流觴”的實景演出,已經在8月4日正式拉開帷幕,并在以后每個周六上午與大家見面互動。后來。據說因為實景演出成本太高、場地受限和季節原因等,被迫無期限的停了下來。

  我們代表團的車隊在陣雨中,離開趵突泉,立刻去了千佛山品味“云徑禪茶”,這其中的味道持續了多久?且等下次分解。

  那一年,是“十藝節”召開的前一年——2012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