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8年12月22日,第三屆宏濟堂阿膠文化節暨宏濟堂阿膠生產109年慶在宏濟堂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拉開帷幕。本屆阿膠節從12月21日正式啟幕,面向世界各國游客及中醫愛好者開放。此次活動,市場客戶、媒體、市民數百人親臨儀式現場,共襄盛舉。

宏濟堂于1909年在東流水街54號建宏濟阿膠廠,至今已經傳承109年。這100多年的風風雨雨,既是一部充滿傳奇的企業發展史,也是一個民族品牌驕傲的成長史。

開幕式當天,共舉行四大儀式:一是冬至子時取水儀式;二是創始人樂鏡宇祭拜儀式;三是取火儀式;四是注水點火熬膠儀式。
阿膠節期間,廣大市民朋友可在宏濟堂中醫藥文化產業園欣賞世界最長的中醫藥文化墻,感受傳統中醫藥文化的博大精深;現場觀看舞獅高蹺、剪紙、捏面人、川劇變臉、吹糖人、糖葫蘆、草編等傳統民俗;實地感受世界最大金鍋手工熬膠技藝,還可以親身體驗個性化熬膠。

活動期間,中醫名家匯聚,市民可享受免費義診。另外,相聲、山東快書、呂劇、大鼓等曲藝節目精彩不間斷。在放松心情的同時,所有阿膠產品執行親民價,讓老百姓用最優惠的價格買到真正的好阿膠,打造阿膠行業的雙十一。

據悉,本次活動,除了民俗街,還有山東名吃吊爐燒餅和驢肉絕妙搭配,您可以吃著吊爐燒餅,喝著驢肉湯,品著驢肉,享受美食與美景的極致誘惑。
玉泉發源于濟水,濟水為“阿膠之魂”。宏濟堂文化產業園的玉泉山為泰山余脈,濟水從泰山巖石縫隙中伏行而至玉泉山下,形成玉泉,流至附近的泉子溝。用富含微量元素的玉泉水煮膠,雜質提除徹底的阿膠,透明度高,無雜點,內部均勻一致,對光照顯血紅色。更利于阿膠發揮其“圣藥”的療效及滋補作用。冬至子時取水蘊含了中國哲學與養生內涵,體現了古代對人體養生和大自然的內在聯系以及中醫理論中的陰陽五行養生文化。在中醫藥上升為國家戰略的大背景下,通過取水儀式可以喚醒當代人對中醫藥傳統的記憶,更好地傳承、保護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醫藥文化。

樂鏡宇(1872-1954),字鐸,是北京同仁堂樂氏家族第12代孫,清末壬寅(即公元1902年),樂鏡宇來到濟南。已知山東是千年中藥瑰寶阿膠的圣地,由濟水熬制。遂獨創“九提九炙”熬膠工藝,盛產阿膠,即后來的宏濟堂阿膠,起初為貢膠,1915年獲得巴拿馬萬國商品博覽會金獎。
隨著樂鏡宇紀念館前數百名力諾集團領導、企業職工代表、阿膠傳承人齊聲誦讀《宏濟堂堂訓》,22日上午,祭拜樂鏡宇典禮正式開始,以紀念先賢敢為天下先,獨創九提九炙工藝,集阿膠之大成,在大洋彼岸勇奪大獎,揚我國威,惠及后人。隨后,宏濟堂阿膠第三代傳承人武祥倫及其弟子和領導向樂鏡宇紀念館樂公銅像三鞠躬,主祭人員凈手撣衣,上前上香、行叩拜禮;敬酒、行叩拜禮。宏濟堂阿膠第三代傳承人武祥倫帶領誦讀祭文,“謹遵先生教導,妥存密本,善用密方,將國之瑰寶世代傳承;繼承先生之志,不減物力,不省人工,將中國阿膠揚名于世;采取精提精練,不違天時,不違祖訓,將宏濟名堂發揚光大;堅持工匠精神,遵古炮制,悉心傳承,將阿膠惠及億萬百姓。至此,祭拜儀式圓滿禮成。

“冬至到了,熬好膠啊;九提九炙,盼掛旗啊;樂鏡宇呀,一代大師;巴拿馬,獲了金獎,為國爭光;最驕傲,最驕傲!”22日上午11:08分,嘹喨的“阿膠號子”響起,莊嚴的注水點火儀式正式開始。
在中國哲學和傳統文化中,冬至熬膠具有極其重要的地位與代表意義。這是因為,冬至子時為陰極陽生之時,烏驢皮乃至陰之皮,桑木柴火為至陽之火。冬至節取至陰之皮,用至陰之水,燃至陽之火,水火相濟,陰陽平衡,經九天九夜、99道工序方能煉制出最高品質阿膠。

隨著人們對旅游資源理解的不斷加深,作為全新旅游業態的工業旅游出現了。宏濟堂制藥作為百年企業,工業發展歷史久遠,工業基礎厚重,工業體系完備,發展工業旅游有著許多有利條件。活動期間,宏濟堂開通專屬工業旅游線路,為您打造古典與現代相結合的中醫藥文化之旅。

宏濟堂隆重舉辦冬至阿膠節儀式目的:一是傳承中醫藥文化。冬至養生蘊含了中國哲學與健康內涵,體現了中醫里陰陽五行養生文化。通過舉辦阿膠節、取水取火儀式、祭拜先賢儀式,喚醒當代人對中醫藥傳統的記憶,更好地傳承、保護中華民族的非物質文化遺產,弘揚中醫藥文化,彰顯企業責任。二是傳播阿膠養生健康觀念。根據中醫理論,冬至子時屬于三陰交會,滋陰效果最佳,冬至養生歷代備受推崇,被認為是冬令進補的最佳時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