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18歲少女爬30米高樓欲輕生被勸下后談心事:曾長期遭霸凌

  拒絕校園霸凌!

  人的生命只有一次,每個人都知道生命的重要性,但是從小遭受的校園霸凌,還是讓一個剛滿18周歲的女孩產生了輕生的念頭。

  女孩爬上樓頂欲輕生

  所幸被民警勸說放棄

  12月22日下午5點多,天色漸黑,因為剛剛下過雨,地面還濕漉漉的。

  在杭州濱江某公寓樓頂,一個穿著粉紅色大衣的女孩子坐在露臺邊,不知在想什么。有人從樓下經過,看到這驚險的一幕,立馬掏出手機報了警。

  接到報警后,警方調取了附近的監(jiān)控,發(fā)現(xiàn)這個女孩子坐在5層樓高的公寓樓頂。

  這棟公寓是廠房改造的,所以比一般樓房要高,女孩子坐在危險區(qū)域,距離地面有30余米高。

警方趕到現(xiàn)場時,天已經黑透了,女孩仍坐在樓頂,晃蕩著雙腿。警方趕到現(xiàn)場時,天已經黑透了,女孩仍坐在樓頂,晃蕩著雙腿。

  女孩衣著十分單薄,民警考慮到當時天氣比較冷,樓頂?shù)娘L也比較大,怕她受涼,便把自己的制服脫下來,想為女孩披上。

  雖然女孩拒絕了民警的好意,但也許就是這個溫暖的小動作,讓女孩不再那么抗拒民警的幫助。

  原本一直沉默著的女孩抬起頭來,看了看民警,開口回答了民警的提問。

  當民警問起“為什么爬到這么危險的地方”時,女孩說“上來聽聽歌”。這個回答,民警顯然并不相信。

  樓頂很滑,還長滿了青苔,民警擔心女孩一個不小心會失足墜落。

  好在經過民警的安慰和勸說,女孩最終回到了安全地帶,這讓在場圍觀的眾人都長長地舒了一口氣。

  雖然女孩一直說自己“沒事,你就讓我走吧”,但是民警看到女孩的臉上還掛著淚水,明顯是剛剛哭過,只是看到民警來了,收斂了情緒,像是不想讓人知道。

  校園霸凌產生心理陰影

  孤單心事無人訴說

  民警不放心,覺得女孩一定有解不開的心事,于是把女孩帶到了派出所,想和她談談心,解開她的心結。

  這一談,就是將近兩個小時,女孩漸漸敞開心懷,將自己長期壓抑的心事告訴了民警。

女孩叫英子(化名),老家在江西,剛剛年滿18歲。女孩叫英子(化名),老家在江西,剛剛年滿18歲。

  她說自己爬上樓頂想輕生是因為當時“心情很差”,但“不是工作的原因,也不是家庭的原因”,而是從小遭受的校園霸凌,讓她有了“心理陰影”。

  農村出身的英子因為從小家庭條件比較差,衛(wèi)生條件也不太好,患有嚴重的腳氣,頭上還經常長虱子,這讓她成了同學眼中的“異類”,她也因此被同學們長期嘲笑欺凌。

  男生打她,辱罵她,給她取各種侮辱性的綽號;女生也孤立她,不理她,甚至還跟著男生一起打罵她。

  “你這個不男不女的,腳臭,還長虱子,你怎么還有臉活在世界上?”這是她幾乎每天都會聽到的辱罵。

  這樣的情況從小學一直持續(xù)到初中畢業(yè),而英子身邊連一個能訴說的朋友都沒有,她也從來沒有跟父母或老師說起過,一直都是自己默默忍耐,有苦自己咽。

  就這樣,一直到讀技校,長大的英子努力收拾打扮自己。慢慢的,同學們沒有以前那樣看不起她了,她身邊也有了幾個朋友。

  實習結束后同學都回老家了

  英子又變成孤身一人

  今年夏天,根據學校安排,英子和同班同學一起來到杭州實習,他們的工作是在聯(lián)通做客服,每天都要接受大量的投訴和怨言。

  暑期結束,同學們都回老家了,但老家給了英子最深的傷痛,英子不想回到“那個地方”,她想留在杭州這個大城市努力賺錢,改變自己的命運。

  于是她選擇先留在聯(lián)通,繼續(xù)這份工作。

  英子生性內向,有什么事都放在心里,不愛與人訴說。

  跟同學們實習的時候,因為大家都認識,也住在一起,還有個能說話的人?,F(xiàn)在大家都走了,她也從原來住的地方搬出來,跟公司同事住在一起。

  她甚至都不知道,同宿舍就有一個女孩子,與自己是同屆的校友,還是老鄉(xiāng)。

  最近,英子在考慮明年回老家準備考大專。

  英子說自己還是“想學習”,這十來天甚至都制定好了學習計劃,但就是“什么都學不進去,不知道該怎么學習”,這讓她更挫敗了。

  小時候的經歷也在英子心里產生了很深的陰影,讓她變得自卑,她覺得自己“從來沒有成功過,不被人認可”,“很失敗,一事無成”。

  幾天下來,英子的心事一直積壓在心里,無人傾訴,她感到特別孤獨。

  這一天,她像往常一樣散步,又走到了實習時和同學們住的地方。

  她想起了從小到大受到的欺辱,揮之不去的陰影;想到了所有同學都離她而去,只剩下自己只身一人;想到了自己想要學習考大專,卻學不進去……

  于是她爬上了樓頂。

  所幸,她被人及時發(fā)現(xiàn)并報警,民警也耐心勸導她,“要勇敢面對自己,不要發(fā)生什么事都怪自己。你要學會傾訴,跟別人說,把一些東西發(fā)泄出來?!?/p>

  英子把這些話都聽了進去,也終于露出了一絲笑容。

  有什么心事一定要找父母、老師、朋友或者你信任的成年人談談,不要什么都壓在心里!

  如果自己受到了傷害,一定要用堅強的信心與勇氣去面對、反抗,錯的是施暴者!

  一定要堅定的自己價值。

  [延伸閱讀]

  時間真的可以沖淡一切?

  和睦家心理健康中心張薇主任提到:“遭遇‘霸凌’的孩子心理上的恐怖、緊張、害怕的狀態(tài)在短時間內是難以復合的,

  ‘霸凌’本身對受虐者一方的心理創(chuàng)傷非常大,從過往案例中可以看到,有的孩子因為心理承受能力和愈合能力弱,最后選擇了自殺。

  所以,對待被施暴者一方,不建議立馬逼著孩子去面對,而要先幫孩子療傷,帶孩子看專業(yè)的心理醫(yī)生,讓他接受科學的心理輔導?!?/p>

  當然,一味的逃避也不可取。應該讓孩子在接受輔導的同時,學習放下仇恨、寬容和原諒,這不僅是對施暴者的寬容,其實也是在愈合被施暴者的創(chuàng)傷。

  如何干預霸凌事件?

  當發(fā)現(xiàn)自己孩子可能被欺凌的時候,父母可以做些什么?

  首先,詢問孩子午餐后、上學前、放學后的時間怎樣度過;詢問孩子去學校感覺如何;詢問孩子學校是否有欺負同學的人,不要直接問孩子是否被欺凌;如果聽說孩子被別人欺負,一定要認真對待,鼓勵孩子說出來;將所知道的事件報告給學校。記錄下來誰受傷了,如何受傷的,以及你向誰報道過;如果孩子遭受霸凌已有一段時間,應該讓孩子接受心理咨詢。通常情況下,那些自信的孩子不會被欺凌。被欺凌的孩子通常具有某些心里特質,比如被動、敏感、對人挑剔,或者自我價值感低,害羞;若霸凌事件無法解決,可以讓孩子轉學,并且培訓孩子交友技能。

  霸凌并非只是受欺凌者應該受到關注,欺凌者也應該受到關注。

  霸凌本來是兒童或者青少年的一種偏差行為,這種行為并不正常,往往欺凌別人的孩子自己本來也面臨一系列心理問題、情緒問題,甚至人格問題。

  如果成人只是用“他們是孩子”來解釋欺凌者的行為,會錯失很多干預的機會。

  有專家建議,改變那些沒有遭受欺凌但是卻旁觀欺凌孩子的態(tài)度,會在很大程度上減少欺凌事件。

  欺凌者喜歡有觀眾,旁觀者對這種行為的忍受會使欺凌者更加肆無忌憚。學??梢越o孩子訓練“角色扮演”,幫孩子認識到哪些行為是欺凌行為,并且可以做些什么。

  有時只需要簡單說一句“你這樣做不好吧?”一個旁觀的孩子就可能能夠阻止一次霸凌行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