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濟南12月29日電(記者楊守勇、袁軍寶、陳國峰)年終歲末,作為國家戰略的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傳出佳音:當前山東經濟雖然面臨一定下行壓力,但新舊動能加速轉換,經濟結構趨優。

  工業機器人、服務器產量分別增長100%、76.2%,生鐵、水泥產量分別增長1.8%、下降4.5%……山東省規模以上工業企業一系列最新指標對比顯示,新舊動能呈現明顯“一快一慢”態勢,折射出經濟結構的新變化。

  11月1日,在威海市環翠區行政服務中心,工作人員為市民辦理業務。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十強”產業加速快跑 4萬億投資再蓄能量  在淄博高新技術產業開發區,總投資11億元的山東新華醫療器械股份有限公司“醫學影像產品產業化項目和生物制藥裝備項目”正在加緊建設。  “這兩個項目都是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庫的第一批優選項目,建成后每年將帶動產值15億元,大大推動山東在高端醫療器械等領域的發展。”新華醫療放射診療產品事業部副總經理閆永芬說。  “無中生有”“有中出新”。記者近日在濟南、淄博、煙臺等地采訪了解到,一大批新舊動能轉換重點項目紛紛在齊魯大地落地開花。  2018年1月,山東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獲國務院批復,成為我國第一個以新舊動能轉換為主題的國家戰略。為此,山東確立發展新一代信息技術、高端裝備等5大新興產業及高端化工、現代高效農業等5大優勢產業。  據山東省發改委介紹,圍繞“十強”產業,山東先期儲備項目900個,總投資近4萬億元;首批優選項目450個,集聚創新土地、融資、審批等各類支持政策,形成“全省一張圖、一個項目一張表”坐標管理模式。  “作為省年度重點建設項目的110個項目,1-10月累計完成投資910億元、完成年度計劃的89.2%。”山東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推進辦公室副主任孫來斌說,這些項目將為未來幾年山東高質量發展積蓄巨大能量。

  中集來福士海洋工程有限公司煙臺基地深水碼頭停放的半潛式鉆井平臺(11月14日)。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政府負責陽光雨露,企業負責茁壯成長”  “企業需要時,無處不在;企業不需要時,無故不擾。”今年以來,山東各級政府部門在提升營商環境方面有了更多這樣的新理念。  今年6月,山東出臺《關于深化“一次辦好”改革深入推進審批服務便民化實施方案》,提出政府要提供“店小二”“保姆式”服務,實行“馬上辦、網上辦、就近辦、一次辦”,“線上線下”都要實現“一次辦好”。  為給新舊動能轉換提供更多資金支持,山東金融部門采取強化銀企對接等多種措施。據人民銀行濟南分行數據,至10月末,金融機構已成功對接省級新舊動能轉換重大項目260個,累計發放貸款1040億元。  同時,山東設立新舊動能轉換基金,省、市政府出資400億元發起設立引導基金,最終形成不少于6000億元的基金規模。  在財政支持方面,山東今年出臺《支持新舊動能轉換重大工程的若干財政政策》及加強財政體制引導、發展現代優勢產業集群、實施稅收政策激勵、支持科技創新、財政金融政策協同等5個具體實施意見。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表示,這套“組合拳”涵蓋了財政體制、資金投入、稅費減免、財政金融配合等眾多政策手段。  思路決定出路,眼界決定境界。今年山東舉辦“央企助力山東新舊動能轉換座談會”“青年企業家創新發展國際峰會2018”“儒商大會2018”等一系列活動,在向外界推介山東、開展“雙招雙引”、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同時,也使山東不少干部和企業“解放了思想,開闊了眼界”。

  上圖:10月30日拍攝的全面停產后的山東濟南鋼鐵公司廠區。(新華社記者郭緒雷攝)  下圖:2015年11月27日拍攝的停產前廠區的資料照片(新華社發)。為調整產業結構、加快新舊動能轉換,山東濟鋼成為全國首家整體退出的千萬噸級城市鋼廠。  新強舊弱“勢”顯 結構優化“形”現  山東省統計局公布的數據顯示,今年前11個月,山東高技術產業增加值增長7.1%,高于規模以上工業1.8個百分點,而同期水泥產量下降4.5%,生鐵和粗鋼產量僅增長1.8%、4.4%。同時,高技術制造業投資、工業技改投資分別增長19.3%、7.6%,均明顯高于全部投資增速;高耗能行業、產能過剩行業投資則分別下降8.8%和10.9%。  山東省宏觀經濟研究院院長劉冰說,無論是從反映現狀的實際增加值來看,還是從預示未來的投資來看,經濟結構優化的“形”和新舊動能此消彼長的“勢”,都在得到進一步鞏固。  “增速上新快舊慢,意味著結構上的不斷優化,反映出山東強化政策支持、以產業為抓手推進新舊動能轉換的諸多措施效果初顯。”山東大學經濟研究院院長黃少安說。孫來斌認為,山東新舊動能力量的“博弈”已經由以往的舊強新弱,轉變為目前的新舊趨于平衡,并逐步向新強舊弱加速發展。

圖為航拍的煙臺張裕集團。新華社發圖為航拍的煙臺張裕集團。新華社發

  但總體來看,山東仍處于經濟結構的深入調整期、新舊動能轉換的膠著期。正如逆水行舟、滾石上山,不進則退。山東省發改委主任張新文表示,山東將繼續以做優做強做大“十強”產業為抓手,強化創新、改革、開放“三大動力”,夯實“放管服”、高層次人才、重大基礎設施“三大支撐”,加快新舊動能接續轉換,推動實現經濟發展質量變革、效率變革、動力變革。

  (新華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