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東濰坊一社區集資耗千萬新建辦公樓,投入使用一年多被拆除

  澎湃新聞記者 王萬春 實習生 蔣芷毓

  募集資金耗費千萬元修建一幢4層高的辦公樓,投入使用1年零3個月即被拆除。近日,山東濰坊奎文區北海路街辦胡西社區居民向澎湃新聞(www.thepaper.cn)反映了這一情況。

  建成不久后被拆除的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 本文圖均為 山東電視臺視頻截圖(除注明外)

  對此,濰坊市奎文區委宣傳部工作人員證實,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由該社區合作社——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向股民自籌資金建成,2017年9月投入使用,2019年1月開始拆除。

  奎文區北海路街道辦事處黨委辦公室工作人員表示,上述辦公樓2016年開工建設時,所處位置就已屬于棚改拆遷區。

  處于棚改拆遷區,為何要新建辦公樓?2018年12月29日,胡西社區通過微信公眾號發文稱,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是臨時建筑,此前舊辦公樓年久失修、社區環境衛生也需要整治。

  胡西社區還稱,拆除辦公樓是基于合作社棚改拆遷政策的變動做出的適時調整,“綜合樓(即社區服務中心)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完成,它的階段性華麗轉身,為早日開工建設、居民早日回遷奠定了基礎。”

  澎湃新聞了解到,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僅拆除、搬遷、另尋辦公場所及部分補償費用,合計花費已900萬元。截至發稿前,股民本金仍未退還。

  胡西社區主任戴偉奇在接受山東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目前辦公樓還沒完成拆遷,具體損失不清楚,拆完后會由財務人員核算。

  社區集資開建辦公樓

  2019年1月,位于濰坊市中心的奎文區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開始拆除。

2019年1月,辦公樓被拆除。2019年1月,辦公樓被拆除。

  胡西社區居民王明(化名)告訴澎湃新聞,該大樓2016年春天挖槽開工,同年6月曾向居民募集建設資金。

  胡西社區居民向澎湃新聞提供的一份“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集資方案”(以下簡稱集資方案)顯示,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位于五洲時代城拆遷區,占地面積5000平米,設計4層,建筑面積共20000平米,由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籌建。

  集資方案稱,該辦公樓預計一層建有沿街商鋪60間2000平米,室內停車位100個,二、三、四層全部為多功能商業區;集社區服務中心、老年活動中心、社區醫院等于一體。除胡西社區、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自用4000平米外,其余全部對外出租。建成后扣除稅金、管理費用,每年預計可獲純利潤400萬元。

  集資方案還介紹,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預計使用年限10年左右,建設預算資金(含土建、鋼構、消防、裝修)1500萬元。因合作社沒有建設資金,面向全體合作社股民募集資金建設。按照每股1萬元計算,股民可參與募資1-5萬元。每股每年保證不低于10%年終分紅。集資使用期限3-5年,3年后可自由退還本金,本金至該建筑拆遷全部退還。

  澎湃新聞了解到,2016年夏天,胡西社區多位居民參與集資建樓。該社區居民提供的“集資協議”顯示,此次集資是根據2016年6月召開的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股民代表大會決議和股民戶代表意見展開的,目的是為讓股民參與合作社發展,積極參與社區規劃建設。集資對象為認同合作社經營模式和發展理念,支持合作社決議的股民個人,集資采取自愿原則,每1萬元為1股,每個股民最多可集5股。

  “集資協議”明確,集資款專用于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建設。該項目建設完畢交付使用后取得的收益,由參與集資的股民按照集資比例進行分配。參與人在集資后的兩年內不得退股,兩年內若需退股,應提前3個月向集資建設管理委員會提出書面申請。

  “集資屬于零風險投資,無論項目盈利虧損,甲方(合作社)都保證乙方(參與集資的股民)按時領取收益,到期還本。”“上述協議明確表示。

  建設期間曾因非法占地被處罰

  小小社區為何有“實力”籌建辦公大樓?

  據《大眾日報》等公開報道,胡西社區前身為南胡住西村。該社區地處繁華區域,距離濰坊市政府直線距離僅1公里,區位優勢明顯,曾是濰坊著名的“黃金城中村”。

地處濰坊市中心的胡西社區。地處濰坊市中心的胡西社區。

  作為昔日村集體經濟的載體,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由2012年4月注冊成立。

  工商資料顯示,該合作社注冊資金6850余萬元,法定代表人戴曉波即胡西社區現任黨委書記、合作社董事長。合作社股東為包括戴維剛在內的1761名農民成員,對外投資有濰坊胡西置業有限公司、濰坊市胡西文化傳媒有限公司和濰坊市正邦物業管理有限公司。

  在胡西社區,居民湊錢開發項目并非孤例。據齊魯網報道,早在2017年2月,占地約5000平米的胡西市場開張運營。胡西市場管理辦公室主任戴維強表示,此前社區這片空地一直閑置,經股民們討論,大家有錢的出錢,有力的出力,自發組織建成市場。

  胡西市場建成之際,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項目也在緊張推進。

  胡西社區微信公眾號介紹,2017年1月,時任奎文區委書記李輝來到在建的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工地調研,聽取社區黨委書記戴曉波的工作匯報。

  不過,有胡西社區居民反映,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從動工之日起,就存在非法占地、手續不全等違建問題。

  一份由胡西社區居民提供的濰坊市國土資源局行政處罰決定書(濰國土資行罰字〔2017〕05號)顯示,該局曾于2016年4月對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違法占地進行立案調查。

  上述文件披露,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于2016年4月擅自占用本經濟專業合作社集體建設用地4661平方米,建筑面積18644平方米的行為(符合濰坊市土地利用總體規劃),違反了《土地管理法》第六十條第一款規定。

  文件稱,濰坊市國土資源局于2016年6月依法下達《行政處罰告知書》和《行政處罰聽證告知書》,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未提出申辯和聽證要求。2017年7月,濰坊市國土資源局決定對該合作社非法占地給予行政處罰。

  具體處罰內容包括將非法建設占用的4661平方米退還、沒收非法占用土地上的房屋18644平米。同時,對非法占用的建設用地處以每平米20元的罰款,共計罰款93220元。

  此外,2018年9月,濰坊市規劃局通過市政務服務熱線作出的答復文件稱,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未在該局辦理相關規劃手續,該社區涉嫌違法亂建的問題已移交給濰坊市城市管理局。

  影響凈地征收被拆除

  盡管涉嫌違建,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依舊落成。2017年9月3日,該辦公樓投入使用,樓頂掛牌“胡西社區黨群服務中心”。

  胡西社區微信公眾號相關文章介紹,考慮到要壯大集體經濟,增加收益,社區、合作社領導班子將此項目一樓全部招商引資;二樓作為業務辦理窗口為居民提供各類日常服務;三樓作為辦公室、會議室以及檔案室,用于工作會議以及居民會議場所;四樓作為活動中心,用于重大節日慶典活動以及重要會議場所,為居民全天開放。另建有老年公寓就近安置村里老人,胡西生態餐廳負責老人們的一日三餐。

  多位胡西社區居民告訴澎湃新聞,辦公樓建成后,參與集資的股民收到過相應的分紅。不過,令很多人沒有想到的是,大家剛剛嘗到點“甜頭”,社區棚戶區改造按下“快進鍵”。

  奎文區政府官網相關信息顯示,2018年1月,北海路街道公布當年的重要民生決策執行方案,首要內容就是加快胡西社區棚戶區改造進程。

  另據微信公眾號“胡西社區”介紹,轄區內建筑密度大、使用年限久、房屋質量差、污水井時常堵塞、居民日常用水困難,整體居住環境不容樂觀,居民對提升改造居住環境的呼聲極高。

  “想要徹底改善胡西社區‘臟、亂、差’的居住環境,拆遷成為解決這一現狀的唯一途徑。”微信公眾號“胡西社區”稱,十來年的多次集中拆遷無果,剩余的六棟樓房、1096間平房應拆未拆,折射出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棚改拆遷困局。因此,經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申請,該區域納入奎文區2018年棚戶區改造計劃。

  奎文區委宣傳部微信公眾號“奎文發布”信息顯示,2018年6月25日,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棚改拆遷正式啟動。此次棚戶區改造項目總占地260畝,涉及居民562戶,股民人數多達2000人。

因臟亂差,胡西社區被納入2018年棚改計劃。胡西社區微信公眾號 圖因臟亂差,胡西社區被納入2018年棚改計劃。胡西社區微信公眾號 圖

  多位胡西社區居民告訴澎湃新聞,2018年11月30日,胡西社區召開由國土、規劃、住建、消防、街道辦等部門參與的棚改項目推進會議,會議上宣稱因社區服務中心綜合辦公樓影響凈地征收,將會拆除。

  2018年12月29日,胡西社區通過微信公眾號回應,拆除辦公樓是基于合作社棚改拆遷政策的變動做出的適時調整,“綜合樓(即社區服務中心)肩負的歷史使命也完成,它的階段性華麗轉身,為早日開工建設、居民早日回遷奠定了基礎。”

  澎湃新聞了解到,辦公樓拆除后,其所在區域將由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與另外兩家房地產企業聯合開發住宅和商業項目。

  股民本金、商戶租金尚未退還

  2019年1月,使用僅1年多的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全面開拆。

  根據胡西社區微信公眾號發布的內容,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系臨時建設而成。該項目依據前期社區進行的民意調查,經社區“兩委”會、股民代表大會多次研究醞釀,并結合了社區下一步整體棚戶區拆遷改造,其同時作為拆遷合作開發商及施工方的辦公臨時場所。

  澎湃新聞注意到,早在2016年6月,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在向全體股民募集建設資金時,集資方案第一句就提到“胡西社區服務中心辦公樓位于五洲時代城拆遷區”。

  處在拆遷區為何還要新建大樓?

  微信公眾號“胡西社區”稱,辦公樓落成之前,胡西社區與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共同使用原南胡西住村委辦公樓,舊辦公樓建于1988年,分上下兩層,建筑面積600平方米。

  “胡西社區”表示,2015年,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對該樓進行了改造加固,但是由于年代久遠、房型設計不科學等問題,已不適應現代化社區建設,社區大部分為民服務項目也無法具體落實,導致服務質量、服務水平與先進社區相比存在較大差距。由于辦公樓位于浙鑫置業一期項目地段即將拆除,社區同時面臨著無辦公場所,需找房搬遷的實際難題。

  文章還提到,辦公樓用地約10畝左右,屬于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棚戶區拆遷改造區域。這塊區域當時垃圾遍地、污水洪流、小菜園垃圾站違建帳篷連成了片,給周邊社區居民日常生活帶來了極其惡劣的影響,每年都有不間斷的市長投訴熱線與創城問題整改通知單下達社區,社區黨委每年都要集中投入大量的人力物力財力進行集中整治。社區居民代表多次強烈要求徹底解決問題。

  據胡西社區居民反映,兩年前合作社向大家集資建樓,實際募得金額并不確切,但辦公樓造價肯定超過千萬。對此,胡西社區主任戴偉奇回應稱,集資了1000多萬時辦公樓主體就建好了。胡西社區黨委委員戴維梅回答澎湃新聞稱,辦公樓總體造價大概2000來萬。

  眼下,這幢由胡西社區多位居民“自掏腰包”建成的大樓被拆除,這將給社區帶來怎樣的損失,此前集資方案承諾的分紅和本金又將如何處理?

  1月3日,南胡住西經濟專業合作社貼出的一份公示稱,辦公樓拆遷,從濰坊清頤置業有限公司借款500萬元,借款月利率2%,此借款專項用于合作社辦公樓的拆遷補償及搬遷費用。合作社及社區辦公樓因拆遷需搬遷新址,現與濰坊金寶園置業有限公司商議,使用其辦公樓作為臨時辦公場所,先預交20萬元的訂金。

  該公示還算了一筆拆除的費用。經工程部對拆除人工費用、運輸費用等進行預估:主體框架拆除約170萬元,玻璃幕墻及二樓裝修拆除約25萬元,三樓與四樓裝修拆除約22萬元,空調拆除約35萬元,消防拆除約35萬元,LED屏、監控、日光料理中心拆除約6萬元,搬家費用約3萬元;拆除費用總計約300萬元左右。

  公示中提到,因辦公樓拆除,鑒于商戶們繳納房租未到期,需退還租金。同時,對于已裝修的商鋪,進行合理的裝修補償,經財務核算,在原有的補償基礎上需要追加80萬元。

  上述公示披露的花費資金總計共900萬元。

  澎湃新聞了解到,合作社原本研究決定在2019年1月1日開始給商戶退租金,但截至1月16日,股民本金和商戶租金仍未退還。

  一位王姓股民向澎湃新聞表示,目前股民本金還沒有退還,合作社答復稱等辦公樓拆除完成后將退還本金。目前,辦公樓已從四層建筑拆除到只剩一層,預計不久便拆除完畢。

  另一戴姓股民稱,辦公樓租戶的租金也未退回,合作社說年前可能退還,“(經濟損失)現在還沒有公開的數據,他們(社區和合作社)也回避不說。”

  胡西社區主任戴偉奇則在接受山東電視臺采訪時表示,目前辦公樓還沒完成拆遷,具體損失不清楚,拆完后會由財務人員核算。

  責任編輯:萬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