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期,香港無印良品售賣的餅干又被檢測出了致癌物!1月15日,香港消費者委員會發布的檢測報告稱,其于2018年8月至10月從香港多地購買了58款餅干類食品,部分檢測樣品中發現了具有基因毒性和致癌性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其中,無印良品一款產地為馬來西亞的榛子燕麥餅干,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含量均為最高。對此,齊魯晚報在濟南發現這款產品已經下架,但是在向無印良品采訪中,卻受到層層障礙。

多種途徑連續不到采訪人多種途徑連續不到采訪人

  據香港食物環境衛生署總新聞主任呂敏儀接受采訪時表示,報告中所指的環氧丙醇和丙烯酰胺均為當地食品法典委員會尚未“制定食品”中最高含量的物質。衛生署將以風險為本的原則,抽取食物樣品進行化驗,如果風險評估結果顯示有關食物不適合供人食用,將會要求商戶停售,并回收有關食物。此外,還可能會檢控涉事商戶。

  此前內地的無印良品實體店,同款“榛子燕麥”口味餅干仍在售。事件發生后,近兩日,記者在濟南調查發現,這款餅干已經從貨架上撤掉。

  在恒隆廣場二樓的無印良品店里,記者看到,同系列的口味唯有這一款沒有在貨架上,經過詢問工作人員得知,這款產品早就下架了。但是對于下架的具體日期,這位工作人員稱并不清楚。

  隨后,有多家媒體報道稱,無印良品(上海)商業有限公司客服人員回應,香港的無印良品與內地的無印良品門店分屬兩家不同的分公司,因此門店所銷售產品類型可能略有差異,并不清楚具體情況。

  該回應內容比較籠統,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試圖能夠深入采訪,于是先與恒隆店無印良品店取得聯系。撥通店面電話后,一名工作人員得知是媒體采訪,直接表示:“我們這邊什么都不能回應,請你通過其他渠道自行聯系。”而記者詢問其是否有上??偛糠矫嫦嚓P的聯系電話時,該工作人員稱,不清楚。

  隨后,記者又從無印良品官網和官方微信公眾號上去查,只查到一個400的網上商城電話和一個郵箱。記者通過郵箱發送了采訪需求,但未收到回信,于是又撥打了那個400電話。抱著試試看的心理,記者又撥打了這個電話。但是客服人員同樣表示,這里并沒有無印良品總部的電話,讓記者通過一個官方郵箱去聯系。

  而記者通過郵箱給無印良品發去了采訪需求,一直也未有收到回信。

  隨后,記者又根據無印良品外包裝上的一個021開頭的座機號碼再次聯系無印良品,接聽電話的客服人員聽說了記者采訪訴求后表示:“我們已經做過聲明了,兩地的產品有區別。”并稱已經在網站上做過聲明,其對具體差異并未做說明。

  記者表示希望能夠聯系公關部門對該問題做一下回應,該工作人員隨后又轉接了一個電話,而后記者又再次拿到了一個郵箱,該工作人員表示,公關部人員出差了,無法轉接電話,只能通過郵箱。

官方網站見不到相關聲明官方網站見不到相關聲明

  工作人員稱,官網上有相關聲明,但是記者并未有看到相關聲明。

  在其實聲明一欄里,記者看到只有兩篇聲明,一篇是2018年6月5日的《關于“無印良品”/“無印良品”加盟信息的嚴正聲明》、一篇是2018年9月28日的《無印良品北京華聯萬柳店鋪抽檢事宜說明》。

  諷刺的是,在啟示聲明的上面是最新消息,原來無印良品又在中國開了三家店,分別是2019.1.18無印良品杭州工聯CC1月18日(周五)盛大開業;2018.12.30無印良品蘭州中心12月30日(周日)盛大開業;2018.12.28無印良品濰坊泰華城12月28日(周五)盛大開業。

  實際上去年無印良品的日子不怎么好過。

  2018年9月份,北京的無印良品門店被爆出“抵觸工商部門的例行抽檢”的負面新聞,無印良品以“庫存有限”、“庫存檢索系統無法顯示”等理由敷衍回應。

  2018年,在無印良品中國區在經歷長期增速減緩后,出現了首次下滑,銷售額更是走向了跌幅,降價和新業態也難挽回銷售頹勢。

  無印良品母公司株式會社良品計畫公布的中國市場的2019財年二季度財報顯示,在今年6到8月期間,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可比銷售同比下滑2.2%,而一季度同比增長1.8%,中國市場上半財年收入同比下滑0.2%。盡管在過去4年時間里,無印良品先后9次降價,但也沒能阻止其在中國市場銷售的放緩勢頭。

  到了第三季度(8-11月份),無印良品中國市場可比銷售跌幅4.1%,較二季度2.2%的跌幅繼續惡化。

  而無印良品中國區2018年上半財年業績整體下跌0.2%。

  4年內9次降價,無印良品還是那個無印良品嗎?

  濟南市民劉先生曾經是無印良品的忠實擁簇,無印良品倡導的中產消費方式,極對他的胃口。有很多收納的小物件,劉先生都購買它家的。但是去年的一次體驗,讓劉先生發現了無印良品的弊端。

  “那次我在無印良品家買了一個拖把,剛買回去的時候感覺設計不錯,用著很趁手,但是使用了一段時間才發現,伸縮桿的連接處設計極為不合理,因為那里是受力比較多的地方,用了幾個月后,發現塑料開口斷裂了,再用了一段時間,直接報廢了。”

  而劉先生打掃衛生的頻率是一周一次,一個月僅4次而已。這次體驗,讓劉先生對無印良品的質量產生了質疑。

  無印良品創立于上世紀80年代的的日本,主打性冷淡風,以無標簽、高質感、低價格為特色。最初以“懶人沙發”和“超聲波香薰機”在中國建立起口碑的無印良品曾一度被奉為是新中產生活方式的導師之一,其傳達的純樸、簡約、環保的理念受到粉絲追捧。

  2005年,無印良品進入中國,以輕奢品的形象出現,最初產品的定價也極為昂貴:30元一根筆,50元兩個本……在中國售價甚至遠遠超過日本本土。

  可以說,在國內供給側還未改革的年代,老百姓接觸到的優質產品不多,無印良品那時依然有一大幫城市的新貴們的用戶。

  但是,近年來國內市場越來越激烈的競爭環境,國內制造業崛起,內需市場受到重視,優質產品開始向國內傾斜,國產同類商店的快速崛起,無印良品受到沖擊,不得不持續降價。

  自2014年10月起,無印良品在中國推出“新定價”策略,降價頻率基本達到每年兩次。截止到2018年8月,無印良品在四年內降價9次,平均降價幅度為20%,最高達到了四成。除了價格戰,2016年起,無印良品開始提出把家具和食品作為接下來的發展重點。

  在上海這樣的大城市還有無印良品的餐廳,主打的風格也是輕食類。宣傳時候無印良品宣稱“走訪了日本、中國新疆和意大利的家庭廚房,學習當地媽媽的烹飪技巧,把三地的美食帶到客人面前”,但結果是,人均接近百元的消費水準,在網站上,口味評分只有7分。

  中國市場還是成為無印良品推出酒店業務的第一個市場!2018年,兩家無印良品酒店先后在深圳、北京開業??头績r格從950元到2500元不等。過高的價格讓不少消費者望而卻步,消費后到顧客也在感慨交“智商稅”。

  關于降價原因,無印良品的官方解釋是,因為近年降低進口關稅、優化庫存管理、擴大生產規模和減少物流成本等,分攤到每件商品的成本降低,才導致了“新定價”活動的興起。然而,更顯著的原因是,無印良品單純靠降價策略來增加中國市場營收,大大忽略了中國市場發生的變化,不管是整體的制造水平、營銷手段,還是老百姓的消費觀念的改變。

  當前經濟下行,消費結構正在變革。中國的中等收入群體消費者們,開始對價格更加敏感。網易嚴選等類似主打家居的品牌因此崛起、名創優品更是發展迅猛。

  對老百姓來說,無印良品已經不是最優選擇了,因為有更多同樣具有性價比的產品和品牌出現,他們根植于中國,更懂中國人的生活方式和消費習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