濟青高鐵已經通車,未來將完善以濟南為中心“一核十射”“米字型”高鐵網絡。資料片

  1月25日,濟南市人大代表、濟南市發改委主任張曰良介紹,濟南市發改委正在積極謀劃萊蕪、鋼城“兩區”發展定位,城市功能方面將定位為省會副中心。據悉,萊蕪、鋼城余熱將入濟,濟萊高鐵即將全線開工;鄭濟高鐵的“雙引入濟”方案也即將獲得最終批復。

  萊蕪鋼城余熱補充其他區縣

  濟南市發改委正在積極謀劃萊蕪、鋼城“兩區”發展定位,推動濟萊產業、功能無縫銜接,產業發展方面將“兩區”定位為新舊動能轉換先行區“南翼”,與沿黃片區一起構建先行區“兩翼發展”戰略格局。城市功能方面將定位為省會副中心,加大要素資源對“兩區”傾斜配置。

  張曰良介紹,濟南將圍繞以上功能定位,實施“四個一體打造”。一是一體打造智造濟南:重點是依托濟南高新區、明水經濟技術開發區、萊蕪高新區三個國家級開發區,對精品鋼、裝配式建筑等傳統制造業實施智能化改造,發展人工智能、物聯網、智能制造等新興產業,構建東部“濟萊智造走廊”。二是一體打造文旅濟南:對南部山區和萊蕪北部山區實施統一規劃、開發、建設,與泰山景區的協同發展,圍繞雪野湖打造生態休閑經濟區。三是一體打造康養濟南:發揮“兩區”生態環境優勢,鼓勵省會醫療機構、科研院所開辦分支機構。四是一體打造全域濟南:加快濟萊高鐵建設,爭取將萊臨高鐵納入全省鐵路網規劃建設,提升濟南的輻射帶動功能。

  據悉,濟萊高鐵的項目可研報告和各專項報告已獲批復,正在組建項目公司,下一步需要盡快完成初步設計批復,以便開工建設,建成后將進一步強化濟南全域互聯互通,促進區域深度融合發展,有望將兩地通勤時間縮短到20多分鐘。

  余熱利用勢在必行。張曰良介紹,下一步將利用萊蕪區、鋼城區現有三個鋼鐵廠和兩個電廠,余熱資源豐富,適合補充市內其他區縣熱源需求,更能緩解全市在節能降耗和大氣污染防治方面的限制。

  鄭濟高鐵線路最終穩定

  按照即將出臺的《濟南鐵路樞紐總圖規劃》,將完善以省會濟南為中心“一核十射”“米字型”高鐵網絡。

  張曰良介紹,經過積極協調上級部門,鄭濟高鐵的線路最終穩定,采用經長清區雙引進入濟南站和濟南西站方案,目前正在鐵路總公司內部履行會簽程序,計劃今年2月上報國家發改委批復,建成后將形成濟南向西南方向的一條重要通道。

  目前,濟濱高鐵預可研已編制完成,線路自濟南東站引出,經濟南機場、濟陽區、商河縣、惠民縣引入濱州站,遠期與規劃的京滬二通道相連,力爭年內完成項目可研報告的批復。濟濟高鐵已納入山東省綜合交通體系中長期規劃,計劃今年結合環渤海山東半島城市群體軌道交通網規劃修編納入到全省鐵路網規劃中,爭取盡早開工建設,既終結平陰不通高鐵(軌道)的歷史,同時也打通濟南向西南方向的第二通道。軌道交通方面,濟南市發改委協調國家有關部委批復了城市軌道交通一期建設規劃調整方案,計劃今年報批二期建設規劃。

  張曰良說,為加速“攜河北跨”戰略實施,全市初步規劃26條跨河通道,其中,考慮到行洪和景觀影響,將建設更多隧道。

  老工業區搬遷關停10家左右

  2018年,東部老工業區搬遷關停工業企業10家,累計完成66家。下一步,一方面將加快騰籠換鳥,繼續實施老工業區企業搬遷改造。2019年,力爭再搬遷關停工業企業10家左右。另一方面,加快凈籠迎鳥,協調推進濟鋼主廠區土地熟化,力爭6月底完前成濟鋼主廠區土地移交。

(生活日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