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2月9日訊(記者 張偉 通訊員 袁宏 張紅芳)1988年出生的尹亞飛,性格豪爽,踏實淳樸,是一個典型的山東鄒城女孩兒,她的愛人是蒙古族小伙德格吉日樂圖,因為愛人出生在鄂托克前旗的牧民家庭,他們一同來到這里,現在都是臨礦集團的煤礦職工。

在寧蒙交界的上海廟礦區,這對年輕的小夫妻,今年依然要堅守在茫茫的毛烏素沙漠,為春節檢修的工人保駕護航,這已經是他們在大漠度過的第10個春節了。
新春走基層記者一行來到位于內蒙古鄂爾多斯市鄂托克前旗的上海廟經濟開發區,山東能源所屬的臨礦集團上海廟礦區就坐落在這里。

臨近中午,記者來到臨礦集團“沂蒙佳苑”小區的尹亞飛家庭。 88年出生的尹亞飛,性格豪爽,踏實淳樸,是一個典型的山東鄒城女孩兒,她的愛人是蒙古族小伙德格吉日樂圖,因為愛人出生在鄂托克前旗的牧民家庭,他們一同來到這里,現在都是臨礦集團的煤礦職工。在家里,尹亞飛身襲一身鮮艷的蒙古族服飾和德格吉日樂圖熱情地迎接老家來訪的朋友,青春、整潔又交織著蒙漢兩種文化的小家庭別具一格,青春浪漫。
2010年,尹亞飛和德格吉日樂圖從山東濟寧的煤礦來到上海廟礦區一號井煤礦工作,一個是副井提升機信號工,一個是井下主運輸膠帶輸送機檢修工。

2011年他們在上海廟礦區結婚成家,現在,亞飛的第二個孩子也快出生了,平凡、靜謐而又甜蜜的生活讓小兩口成為很多礦區青年羨慕的對象。
煤礦工人每班乘坐“電梯”出入落差400多米深的井上井下,主要依賴尹亞飛這樣的信號工正確“打點”,指揮著提升機司機開機、加速、勻速、減速和停車,護送著每一名礦工兄弟安全上下井。
煤礦主運輸皮帶是井下煤炭上運的高速公路,滾滾的煤流一路“撒歡”上井,全靠一條條皮帶運到煤倉升井,德格吉日樂圖主要負責維護和檢修皮帶輸送機的電機、集控和變頻器等電氣設備,定期對皮帶接頭進行硫化加固,春節停產是他們檢修工最好的作業“空閑”。

春節前,尹亞飛榮獲上海廟礦業公司2018年度先進個人,表彰會上,她流下了幸福和感恩的淚水,這些年所有的故事都深藏心中。
青春是最美的顏色,更是最美的風景。尹亞飛踏上千里征程為愛而來,在父母、愛人、兒女和工作之間默默堅守和奉獻,每到佳節,她總是飽含淚水,因為她對這片大漠愛的深沉,她如同大漠的一朵朵馬蘭花,熱情地追逐著青春的夢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