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年趵突泉花燈會,元宵節當天吸引了5.27萬人來觀燈。齊魯晚報記者 周青先 攝
對于很多濟南人來說,過年期間去看趵突泉花燈會,是他們抹不去的美好回憶,也是濟南人過年的傳統。到今年,趵突泉花燈會已經舉辦了40屆,其實,這些年來趵突泉花燈會經歷過低谷,也經歷過“爆棚”,起起伏伏背后體現出時代變遷市民需求的變化,也顯示出景區花燈會的不斷創新自救,而不變的是濃濃的年味兒和對傳統民俗文化的傳承。
齊魯晚報記者 張曉燕
“看過花燈才算過年”
多年前的花燈還留著
濟南人有句老話,“不到趵突泉觀燈,不算過年。”對于濟南人來說,逛燈會,猜燈謎,趵突泉花燈會就是小時候關于過年的記憶。每年元宵節攜家帶口去看燈會,擠在擁擠的人群中,買點小吃,拿著一盞花燈,一邊走一邊看燈,就在這樣的美好中度過。
“現在我家里還存著7年前趵突泉笑臉花燈的紀念物?!睗鲜忻裼簣詫魰兄貏e的感情,從20世紀90年代來濟上學工作安家到現在,每年他都會和家人去趵突泉觀賞花燈。

2012年,趵突泉花燈會人山人海。(資料片) 齊魯晚報記者 周青先 攝
在他的記憶里,趵突泉花燈會一直都很受歡迎,每年花燈都有很多別出心裁的創意?!坝浀镁皡^在燈會前期征集小朋友的笑臉,當時女兒的照片被選中了?!庇簣哉f,燈會期間,他拉著親朋好友都去看燈,“后來燈會結束,景區通知我把孩子的笑臉照片拿回來留作紀念,我一直保存到現在?!?/p>
到今年,趵突泉花燈會已經舉辦了40屆,像雍堅一樣,對趵突泉花燈會有著特殊情感的市民每年都會來景區“打卡”。
記者了解到,近幾年來,趵突泉花燈會一直都“爆棚”。其中,僅元宵節當天,2013年客流量超過6萬人次,2014年客流量3.8萬人次,2015年客流量5萬人次,2016年客流量4.3萬人次,2017年客流量6.8萬人次?!敖衲赀@次燈會從大年初一正式面向游客開放之后,每晚客流量平均在1.5萬人左右?!滨劳蝗皡^工作人員說,今年元宵節全天客流量有5.27萬人。

上世紀90年代的趵突泉花燈,造型比較簡單。(資料片) 滿琦 攝
趵突泉停噴期是低谷
有人建議取消燈會
這四十年來,趵突泉花燈會經歷了諸多變遷。
“當年,我們親自做了很多經典花燈,像哪吒鬧海、孫悟空三打白骨精?!闭f起趵突泉燈會,每年都參與趵突泉花燈會布展工作的孫學峰打開了話匣子。在他的印象中,上世紀80年代,一踏入11月份就是景區一整年最忙碌的時候,那會兒展出的花燈都需要自己制作和安裝?!澳菚r花燈會的燈組樣式比較簡單,主題也遠沒有現在多樣,但還是吸引了很多人。最火爆時,從下午4點半開始售票,到晚上10點半還有人買票進園,可謂人山人海?!?/p>
不過,到了2000年,趵突泉花燈會成了“淡季”。孫學峰回憶,當時需要景區工作人員出去推銷門票,就算一張門票變為5塊錢,也很少有人買。
“那幾年,恰逢趵突泉停噴,即便是正月十五當天,景區里看燈的人也很少?!本皡^工作人員聶晶說,那段低谷期甚至還有人建議把燈會取消。除了受趵突泉停噴的影響,聶晶認為,那時也正是互聯網進入大眾生活,“居民娛樂休閑的方式越來越多樣化,一些傳統的民間娛樂方式都遭遇了沖擊?!?/p>
趵突泉花燈會再次成為眾多游客“打卡”之處,是在2006年前后,景區推出了游園年票,之后賞燈游客逐漸回歸。到了2012年之后,游客逐年增多,一度成了春節“網紅地”。

上世紀80年代中期的趵突泉燈會。(資料片) 滿琦 攝
每年都添新玩法
燈會越來越靚麗
園林專家、濟南園林局原局長賈祥云清楚地記得,第一屆花燈會,群眾自發設計制作花燈,當時的花燈以小型花燈、傳統花燈為主,比如有象形燈,還有飛禽走獸形狀的燈組。根據景區的環境,還在水面上進行花燈安裝,雖然簡單,但是還是吸引了很多游客。
后來隨著時代發展,景區每年的花燈會都會提前計劃,精心找專業人員設計,趵突泉燈會從最初簡單的機械燈為主,逐漸加入了更多的文化元素。“除了寓言故事、神話故事之外,各個燈具的形式也變得更加多樣化,很多燈具都換上了節能的LED燈,燈的外觀也越來越洋氣,加入了很多之前沒涉及過的顏色,整個景區的花燈更加靚麗了許多。”賈祥云說。
近幾年,在與游客互動上,景區也是想出了很多的創意?!爸霸跓魰细慰偷幕訜o非就是擺上一個大轉盤,游客們轉動就可以參與抽獎,形式也比較單一?!甭櫨П硎尽,F在隨著技術發展,景區打造了很多互動燈組,像今年的花燈會就首次使用了全息投影技術,將觀燈、賞燈與品燈、玩燈融于一體。比如《我的夢 中國夢》《泉音有我》等燈組通過時下最流行的微信、抖音等方式可以與游客互動,有的燈組還會向游客發放紅包?!妒幥锴А窡艚M把花燈做成秋千,游客可以坐在花燈上拍照留念。
相關鏈接
“老品牌”花燈會還需更開放
專家建議結合“泉城夜宴”滿足市民休閑娛樂需求
齊魯晚報記者 張曉燕
今年春節期間,“最紅”的莫過于故宮了。正月十五和正月十六,故宮博物院舉辦“紫禁城上元之夜”文化活動,首次于夜間面向預約公眾免費開放。不少人意識到,原來文化和旅游的結合如此驚艷。
對于濟南市民來說,近年來趵突泉燈會年年“爆棚”,其實也從側面反映了僅僅一個趵突泉燈會難以滿足市民日益增長的娛樂休閑需求。濟南還缺少更開放更精彩的燈會。對于一個城市來說,可玩、可看、可逛的地方很多,再加上厚重的歷史,獨特的民俗和文化,才讓這座城市顯得特別有魅力有意思。
省城一家旅行社工作人員表示,春節假期,他們針對來濟游客專門制定了很多旅游路線,其中趵突泉、大明湖、千佛山和泉城廣場等都是游客必去的地方,其中每年趵突泉花燈會,這也是旅行社推薦游客夜間游玩的場所。“不過,感覺在濟南夜間留宿的外來游客還是沒那么多,大部分游客還是在濟南一日游之后去泰安等地方?!?/p>
“趵突泉花燈會存在時間長,可以算是濟南的‘老品牌’了,它自身有一定的號召力和社會影響力,很多市民也有強烈的認同感,好好打造可以成為一座城市的旅游亮點。”山東大學管理學院旅游系教授王晨光說,趵突泉花燈會火爆有一定的原因,除了自身的品牌效應外,花燈會開放時間正值春節假期,可以滿足很多游客在有特色的公共場所體驗游玩的需求,另外,這幾年景區根據市場規律在花燈會上也有諸多創新,是傳統文化與旅游融合的一種形式。
“不過,目前趵突泉花燈會的空間有點小,比較封閉。作為市民盛宴,現在不能僅僅依靠門票帶動周圍夜生活消費?!蓖醭抗庹f,現在很多發達國家白天和晚上的消費是均衡的,趵突泉花燈會作為濟南春節假期夜間比較有特色的文化活動,它的未來發展前景可觀,但是需要更大的空間,需要更加開放。
事實上,這兩年“一湖一環”精彩登場,除此以外,“泉城夜宴”也重磅推出了大型水秀“明湖秀”,濟南的夜晚越來越靚。“花燈會也可以和濟南的‘泉城夜宴’相結合,讓濟南夜旅游有更好的發展,從而帶動濟南夜經濟?!蓖醭抗鈴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