菏澤取消限售,房貸利率下調,是否意味著樓市調控政策或將松綁?樓市降溫,搶房大潮不再,是否暗示山東樓市遇冷?生活垃圾分類試點效果不夠理想,農村廁改長效管護不到位,住建系統又將怎樣改善?3月3日,齊魯晚報·齊魯壹點記者專訪第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山東省住房和城鄉建設廳廳長王玉志,詳解樓市調控等熱點話題。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建廳廳長王玉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張阿鳳攝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住建廳廳長王玉志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張阿鳳攝

  調控目標不會變

  力度也不會放松

  去年12月中旬,一則關于“山東菏澤樓市取消限售”的消息刷屏,引發輿論強烈關注。與此同時,2018年底樓市降溫,搶房大潮不再;部分銀行首套房貸款利率下調,由之前的基準利率上浮20%,調整為上浮15%或10%。種種跡象,讓市場上出現一種聲音,這是不是樓市調控松綁的信號?2019年調控政策是否會有變化?

  對此,王玉志回應稱,這個問題可以給予一個肯定的回答,就是房地產市場調控的目標是不會變的,力度也是不會放松的。“當然,調控政策在各個地方是不一致的,政策實施時,不會全國全省一個方子來吃藥。但調控目標都是同一個,就是‘三穩’,即‘穩地價、穩房價、穩預期’。”

  怎樣調控才能實現“穩”?王玉志說,要因地制宜,一城一策,青島、濟南、菏澤等都根據當地的實際,制定各自的調控措施。“如果當地市場過熱,就給它降降溫,如果過冷,可以進行微調以保持適度狀態。既不能讓樓市大起,也要防止它大落,讓市場平穩發展。”

  而“一城一策”,王玉志進一步闡述道,就意味著“地方政府責任制”。“責任給你了,權力給你了,辦法也給你了,你自己去落實。如果說出了問題,就是地方政府負責,就面臨約談或問責,哪個市都不能出現大起大落。”

  具體到菏澤取消限售,王玉志說,菏澤相對來說是個經濟欠發達的市,菏澤的政策導向對全國來說,沒有代表性,也不會有催化劑的作用。

  山東樓市并非遇冷

  市場供求基本平衡

  去年“十一”黃金周前后,本應是“金九銀十”旺季的濟南樓市,卻迎來明顯“降溫”,部分樓盤開始推出特價房、優惠房等。另據媒體報道,今年1月初,青島高新區部分樓盤出現報名搖號人數不如房源多的情況,購房暫停搖號后,這是否意味著山東樓市遇冷?

  對此,王玉志表示,這種變化并不意味著市場遇冷,只是和以前相比沒有那么熱了。“過去一房難求,甚至買房需要到處托人,是市場過熱,現在樓市變得比較平穩。”

  他介紹,2019年1月份,山東樓市交易量比去年同期仍同比增長,而且交易價格也在合理區間內保持同比增長。“判斷樓市是否遇冷,更重要的是看供求關系,現在來看,山東基本還是供求平衡的。”

  “消費者向來買漲不買跌,市場降溫時等待和觀望都很正常,這是市場規律。而房地產商推出特價房或降價銷售,有時候是企業的營銷策略,也沒必要過度解讀。”

  他說,目前山東房地產市場處于平穩狀態。“其實現在處于一個政策微調狀態,熱的時候給它降降溫,冷的時候就給它升升溫,保持市場不冷不熱。”

  他同時提醒市民,現在人人都是自媒體,很多自媒體或機構會發表聲音,這些聲音背后可能會有利益鏈在里面,故意借此放出信號,放大或誤讀政府政策,市民要提高辨別力,不要輕信。

  在四個縣試點

  農村生活垃圾分類

  2018年,山東在濟南、青島、泰安開始試點生活垃圾分類。濟南市城管局相關負責人也提出,濟南市共2800余家黨政機關、學校、醫院等單位,2018年底垃圾分類覆蓋率要達到100%,其他公共機構和相關企業今年年底覆蓋率要達到50%,居民區也同步展開試點。但目前來看,涉公單位生活垃圾分類全覆蓋遠沒達到,居民區分類試點也成果有限。另外,農村廁改一直是備受關注的話題,同時也是問題較為集中的領域。今年農村廁改方面,山東將重點聚焦哪些工作?

  對此,王玉志表示,2018年山東生活垃圾分類試點的實施效果,和目標確實有差距。而差距背后一個很重要的原因,就是末端的分類處置能力不足。“垃圾分類,還是應該從末端往前倒逼,從完善末端垃圾處置的硬件設施開始,如干濕分離后分類出的廚余垃圾,能有單獨的處理能力。這樣再往前推動分類運輸、分類收集、分類投放。”

  他介紹,2019年上半年,山東選擇了淄博市博山區、鄒城市、榮成市、鄆城縣4個縣(市、區)開始試點農村生活垃圾分類,選擇部分鄉鎮啟動農村生活垃圾分類試點工作。2020年在全省范圍內推廣試點地區的成功經驗。

  城市生活垃圾分類方面,在去年濟南、青島、泰安三市試點的基礎上,王玉志表示,今年全省設區市要全面啟動生活垃圾分類工作。

  對于農村廁改,王玉志介紹,2019年將著重開展兩個方面的工作。首先,就是面向前期已經改造完成的部分,要重新摸底、排查、整改,建立長效管控機制。

  另一個方面,就是將涉農街道辦事處納入廁改范圍。“目前鄉鎮范圍內的廁改基本已經完成,還有一部分街道辦事處是剛由農村轉化來的,下一步就是把這部分涉農街道改造完成。”

  關注農村房屋節能改造

  提升清潔取暖效果

  作為十三屆全國人民代表大會代表,今年,王玉志主要關注農村房屋的節能改造。他介紹,這來源于日常工作的摸索總結,關注農村房屋節能改造,最終目的還是為了改善提升農村清潔取暖的效果,打贏藍天保衛戰。

  “從大氣污染的治理來看,冬季大氣污染還是與散煤燃燒關系比較密切。”王玉志介紹,在推進農村清潔取暖工作中發現,給農村實現清潔取暖后,因為農村住房的保暖性差,透風漏氣,取暖的效果就比較差。這時候如果想保證溫度,就要加大清潔煤使用量,這一方面浪費能源;另一方面也不利于藍天保衛戰。

  針對這個問題,此次,王玉志提出了關注農村房屋節能改造,即保暖性改造這個議題。他說,保暖性改造從技術層面上來說并不困難,主要包括屋頂改造、門窗改造和墻體改造。其中屋頂和門窗改造較為簡單,成本也比較低,墻體改造相對難度較大,成本較高。

  “事實上,在屋頂簡單做一個吊頂,門窗玻璃做好密封,再加上屋門外加建一個前廊,這樣三部分大概只需1萬元成本,房屋保暖性就能顯著提升。如果想進一步改造,還可以給墻面做一個保溫層。老百姓可以根據自身條件,選擇合適的改造項目。”

  他進一步表示,要想實現改造,改造費用來源是重中之重。“這個過程中,肯定離不開政策引領。政府可以補貼一部分,集體經濟好的地方由集體承擔一部分,老百姓自己負擔一部分。”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張阿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