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5日,央行黨委書記、銀保監會主席郭樹清在全國兩會第二場部長通道在回答有關金融開放相關提問。
香港南華早報記者:郭主席您好,問一個關于金融業對外開放的問題。中國在過去一年推出了很多金融業對外開放的政策,外資機構對中國市場的興趣現在也越來越濃,請問接下來,中國金融業對外開放的重點會有哪些?會有什么具體的行業政策能夠使港資機構受益?

郭樹清:大家知道最近中美雙邊貿易談判里面,六個方面取得了實質性的突破,包括技術轉移、知識產權保護、非關稅壁壘、農業、服務業、匯率,服務業和匯率這兩個和金融關系很大,這個進展是實質性的,我想還會進一步擴大開放,這是毫無疑問的。
可以肯定的是,在金融領域的開放,中美雙方是完全能夠達成一致的。雖然現在可能還有一些小的分歧,但是我覺得問題不是太大。
為什么這樣說?首先是因為金融開放,改革開放40年以來,包括十八大以來這6年來,我們都是主動作為的,這是中國金融自己發展的需要,中國經濟發展的需要。
第二,中美雙方在金融業方面,無論是銀行保險還是證券,實際上我們過去的交流交往是非常多的,可以說雙方業界都非常熟悉,包括中央銀行也很熟悉。
第三,過去有一些東西是存在誤解的,而這個誤解是完全可以消除的。比方說美國政府和一些官員,包括特朗普總統,指責中國操縱匯率,推動人民幣貶值來獲得競爭優勢。這個是沒有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我們一直在維護人民幣匯率穩定,我們沒有把匯率作為一個貿易競爭的工具,讓它貶值去贏得競爭優勢。所以這個問題一解釋,我想大家都會明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