齊魯網3月5日訊 山東牢記習近平總書記的囑托,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加快“走出去”步伐,推動高 質量“雙招雙引”,打造高效透明的營商環境,在更大范圍、更寬領域、更高水平上推進對外開放。

  眼下,在威海浪潮“一帶一路”國家云服務運營中心,企業正在為哈薩克斯坦開發“交通云 ”項目,打造全國智慧軌道信息系統。

  浪潮威海海外服務公司副總經理陳斌介紹:“利用我們背后的云計算、大數據的分析,可以合理地調配每個城市之間軌道交通資源,解決城市軌道交通調度問題。”

  浪潮積極參與“數字絲綢之路”建設,建立“數據中心+云服務”的模式,依托威海的服務 貿易產業園,已經為“一帶一路”沿線十幾個國家提供信息化服務,項目總規模超過5億美元。

  浪潮集團副總裁王偉興認為:“我們為這些國家提供教育、稅務、金融等領域的綜合解決方案,相較于傳統的硬件產品出口,提高了企業自身的產品附加值,助力了‘一帶一路’國家信息化建設。”

  2018年6月,習近平總書記視察山東時,要求山東主動融入國家開放大局,打造對外開放新高地。牢記總書記囑托,山東深度融入“一帶一路”建設,不僅創新發展服務貿易輸出“中國方案” 和“中國服務”,“走出去”參與國際合作的步伐也在不斷加快。

  前不久,山東萊玉化工投資4000萬元,在斯里蘭卡打造水稻果蔬種植園與種植技術推廣中心。依托萊玉化工在土壤改良方面的先進技術,經過3年合作,斯里蘭卡當地的水稻畝產由原來的四百斤提升到一千二百斤。

  山東萊玉化工有限公司董事長姜升林說:“我們教會了斯里蘭卡農民種水稻,技術得到提升,成本就會下降,而且通過技術一些廢棄物變成了產品,效益就會提高,這是共贏的。”

  去年,山東對“一帶一路”沿線國家實際投資127.5億元,占全省實際對外投資的比重達到27.4%。大踏步走出去,也要高水平引進來。山東積極申建中國(山東)自貿區,全力推進中國—上合組織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加快中日韓地方經貿合作示范區建設,搭建開放平臺,大力優化營商環境,實施外商投資企業“服務大使”制度,推動高質量“雙招雙引”。

  在濟南高新區,德國企業費斯托全球生產中心項目正加緊建設,項目在土地摘牌后,隔天就拿到了不動產權證、施工許可證等“四證”,實現“拿地即開工”。

  費斯托氣動有限公司基建經理周·丹澤爾說:“從我們之前的項目經驗看,從來沒有遇到過這么快的審批速度 ,我們需要搬遷到新廠區,時間就是金錢,我們節省了工期,一定意義上也是節省了成本。”

  為推動項目建設,作為“服務大使”的濟南高新區智能裝備產業發展中心主任王思國帶領團隊,每天一調度,時常來到項目工地, 提供全方位貼心服務。

  前不久,周·丹澤爾就遇到了麻煩,“項目工地東邊的河道馬上改造,擔心會影響圍墻的搭建”,周·丹澤爾將情況反映給了王思國。

  王思國表示:“這個問題已經反映到了有關建設單位,進行河道改造以后,和這個地方邊線會非常清晰,而且你的圍墻建設不受任何影響”,王思國的承諾無疑給周·丹澤爾吃了一顆定心丸。

  目前,山東省已經有超過2000名服務大使,服務企業基本涵蓋全省外資企業。去年,山東新設及增資總投資過億美元大項目135個,27家世界500強企業在山東投資項目合同外資21億美元,全省新設外商投資企業首次超過2000家。

  山東省商務廳副廳長張維克說:“把吸引跨國公司在山東投資作為一個主抓手,打造一個公平透明、可預期的投資環境,穩定地、更好地吸引世界500強等跨國公司在山東落地、成長。通過國際合作,服務國家戰略發展的大局 ,打造一個全新的山東對外開放的新的形象。”

  閃電新聞記者 李鵬飛 李曉林 張鑫 單大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