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年我國將實施更大規模的減稅降費,同時,還要合理擴大有效投資,切實保障基本民生。對于山東來說,如何在落實減稅減費為企業減負的同時保障民生支出?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在接受齊魯晚報記者專訪時介紹,山東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千億,但同時,在教育等民生支出上,山東依然舍得花錢。

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高寒 攝全國人大代表、山東省財政廳廳長劉興云 齊魯晚報·齊魯壹點特派記者 高寒 攝

  “自選動作”力度大

  貨運車輛車船稅減半

  “這些年,山東在嚴格落實國家各項減稅降費政策的基礎上,還圍繞支持新舊動能轉換、推動經濟高質量發展,出臺了一系列減稅降費的‘自選動作’。”劉興云介紹,僅僅從2019年開始,山東就已經推出了三項減稅政策。

  首先,全省企業的城鎮土地使用稅稅額標準原則上下調20%,在此基礎上,對高新技術企業實施差別化政策管理,減半征收城鎮土地使用稅,這在全國范圍內也屬于較低稅負水平。第二,大幅下調企業六類合同核定征收印花稅的征收比例。第三,減半征收貨運車輛車船稅,進一步減輕山東省物流企業稅收負擔。“僅僅這三項政策,預計今年將為實體經濟減負120多億元。”劉興云說。而作為制造業和人力資源大省,據初步匡算,山東全年減稅降費規模將超過千億元。

  劉興云介紹,待中央政策出臺后,省財政廳將第一時間制定具體可操作的實施細則,宣傳好、解讀好、執行好政策,向企業精準推送、集成發布,讓企業用足、用好、用活,確保企業第一時間享受到政策紅利。

  整合32項涉農資金

  設鄉村振興專項基金

  面對財政緊運行的新常態,山東做好財政服務保障必須要有新思路。“向發展要財源、向改革要效益、向管理要潛力。”劉興云說。

  要想提高財政服務保障能力,首先就要固本培元,把財源培植好。而目前來看,山東需要新動能成為穩定的稅收來源。去年,山東出臺實施了財政支持新舊動能轉換“1+5”政策,省財政投入480億元,加上帶動市縣財政投入和落實減稅降費政策,為實體經濟直接“輸血”2100億元以上。

  但在資源有限的情況下,就要求財政部門切好財政蛋糕,“把好鋼用在刀刃上”。“具體來說,就是保障民生政策落實和重大戰略實施。”劉興云介紹,政府支出將被大力削減,今年省級對各部門業務類項目預算都壓減了8%,對績效評價較差的項目壓減了10%。

  若支出東一塊西一塊,就很難形成合力,造成了“撒芝麻鹽”的問題。解決辦法,就是實現統籌整合,提高財力配置效益。“今年,山東省將省級專項資金由原來的93項清理減少至39項,削減近六成。”劉興云介紹,特別是在涉農資金整合方面,把19個部門32項400億元涉農資金統一整合為鄉村振興重大專項資金,其中90%的資金切塊分配市縣統籌使用。

  教育支出只增不減

  堅持向三方面傾斜

  在山東的各項財政支出中,教育支出不僅長期保持領先,而且占比還在逐年增加。

  “即使在這幾年經濟下行壓力加大、財政收支矛盾突出的形勢下,山東財政部門依然不斷健全以政府投入為主、多渠道籌集教育經費的體制機制,完善各階段教育預算撥款制度和投入機制,確保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確保按在校學生人數平均的一般公共預算教育支出逐年只增不減。”劉興云介紹,2018年,全省教育支出達到2006億元,占全部財政支出的20%,教育支出一直是山東省一般公共預算第一大支出。

  2019年,山東財政在繼續擴大教育支出的同時,還會通過優化支出結構,支持解決教育發展不平衡不充分問題。具體來說,教育支出將堅持“三傾斜”,進一步向教育基本公共服務領域傾斜,進一步向農村和欠發達地區傾斜,進一步向教育薄弱環節傾斜。

  省財政直管縣

  擴大到41個縣

  2019年年初,山東省出臺了《關于深化省以下財政管理體制改革的實施意見》。這次改革對省級財政同市縣級財政分成、省財政直管縣等政策做了調整。劉興云介紹,這次省委、省政府決定實施省以下財政體制改革,主要是通過調整各級財政分配關系,優化全省財政資源配置。劉興云介紹,本次改革首先通過調整稅收分享比例,增加了省級財政對財力薄弱地區的轉移支付,初步建立起“先集中、后均衡”的財力調節模式,為我省集中財力促進區域均衡發展創造條件。

  本次改革一個特點就是將省財政直管縣調整范圍擴大到41個縣(市)。

  在改革后,省財政直管縣也將享受到三大政策利好:一是享受省級政策“直通車”。省級將在轉移支付補助、政府債券額度等方面,對直管縣實行直接分配下達和政策傾斜。二是擴大了財政管理權限。直管縣在財政體制、項目申報、資金調度、非稅收入管理等方面實行“市縣同權”。三是形成了省市共同幫扶合力。

  防控債務風險

  全過程閉環管理

  劉興云透露,目前財政部已經提前下達我省(不含青島)2019年新增政府債務限額680億元,全年額度待全國人大批準后再正式下達。“對于提前下達部分,我們省也是早發行、早使用,爭取早見效。截至2月底,山東省已發行新增債券420億元,占提前下達債務限額的61.8%。”劉興云介紹,在這420億新增債券中,棚改專項債券208億元。

  此外,山東還首次發行了鄉村振興專項債券和跨黃河橋梁隧道建設專項債券,發行規模、進度均居全國前列。“這部分債券重點用于支持棚戶區改造、鄉村振興、土地儲備、市政基礎設施等重大項目建設。這不是用于‘吃飯’的錢,債券資金能夠形成優質的資產,資產收益可以償還這些債務。”

  在防控債務風險方面,山東將構建政府債務“借、用、管、還”全過程閉環管理新機制。

  “首先是嚴格限額管理,嚴控新增債務。對各級政府舉借債務設置‘天花板’,市縣債務余額不得突破核定限額,政府舉債只能在限額內通過發行地方政府債券解決。”劉興云說。第二是財政部門將加強預算管理,強化預算約束。第三,強化風險管理,防范債務風險。第四,山東將建立政府舉債融資負面清單制度,從嚴整治違法違規舉債亂象。堅決查處和問責違法違規行為,發現一起、查處一起、問責一起,牢牢守住不發生系統性風險的底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