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晚報消息,32 歲的滕女士自營一家麻辣燙店,平時店里很忙,很少在意自己身體。半個多月前,滕女士突然感到身體不適,渾身乏力。“ 我白天咳嗽,晚上更厲害,根本躺不下,不能正常睡覺,一躺下就咳,腿上還特別癢。我就以為自己感冒了,到家附近的醫院打了 20 多天的抗生素,可是癥狀還是沒有緩解,就決定到醫院檢查檢查。” 來到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檢測時發現,滕女士肌酐已經達到 700umol/L。
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病科副主任欒仲秋介紹,滕女士的肌酐遠遠超出指標,腎臟已經受到損害,病情嚴重,診斷為尿毒癥,立即入院治療。
3 月 14 日,是世界腎臟日。黑龍江中醫藥大學附屬第一醫院腎病科醫生開展義診活動。前來義診的市民大多年齡超過 50 歲,很多人出現了乏力、腰酸、腰痛、夜尿增多、下肢浮腫等癥狀。前來義診的市民 70% 左右都需要到醫院進行系統檢查,確診是否患有腎病綜合癥。
相關數據顯示,我國約有 1 億名腎病患者,很多慢性腎臟病患者早期并沒有任何癥狀,或者只有輕微的眼瞼、腳踝部浮腫,并未引起重視,等到就診時往往病情較重。

欒副主任說,慢性腎臟病早期可能出現乏力、易疲勞、腰酸、腰痛;尿中出現泡沫增多且不易消退,尿蛋白排泄增多;血尿;夜尿增多;反復眼瞼或下肢浮腫;不明原因的貧血、皮膚瘙癢、抽筋、牙齦出血;不明原因的食欲減退、惡心、嘔吐;尿量減少等癥狀。滕女士平日里身體狀況良好,但一發病就確診為尿毒癥,也很少見。
對于腎臟疾病,治療重中之重是早期防治。原發高血壓、糖尿病、高血脂、高尿酸等高危人群要控制原發病,有腎病家族史者、65 歲以上的老人、長期服腎毒性藥物的人群等,要加強監測、干預。除高危人群外,生活中的不良生活習慣,如吃得太咸、喝水少、常憋尿等,也可能誘發慢性腎病。
來源:新晚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