關于山東人“好面子”的段子很多:
有人說山東人學習刻苦成績好,是因為分數低“丟人”;有人說山東人愛喝酒愛拼酒,只是因為喝醉了“丟人”;甚至有人把魯能在主場的強勢也歸因為山東人“好面子”……
只要段子手愿意,在他們面前沒有幾個可以幸免的。多數山東人自然也有一笑了之的雅量,少數幾個軸起來愛較真的無非是論戰一番便罷。
可真細究起山東人的性格來,還真不是段子里說的只顧面子的一根筋。按照山東挺流行的一句話是:菜好點沒事,酒別孬了就行。翻譯過來就是說:俺們既想要面子,也想要里子。
說起山東人,很多人首先想起“惜名聲”“好面子”,潛臺詞就是:死要面子活受罪、只求面上有光不怕兜里精光……也正是因為“好面子”,山東人給人留下的印象是“軸”“憨”,有一些商人喜歡和山東人做買賣,因為山東人“好面子”“錢好賺”。
鍵盤俠們總喜歡搞“地圖炮”,什么東北人、河南人,北上廣各地的人,都是段子里最可愛的人。
山東人的確愛“面子”。但是,重義輕利才是山東人“好面子”的底色。
山東人繼承“周孔遺風”,堅持“孔顏人格”。所謂“周孔遺風”就是“知禮遜,習俗節儉,人多讀書,士風彬彬,賢良宏博”。“孔顏人格”,就是忠實厚道、豪爽豁達、勤儉樸實、吃苦耐勞、樂善好施、扶貧濟困等人格形象。最為重要的是山東人本性仁厚,對上講忠誠,對朋友講義氣,對前輩講孝敬,重義輕利。“不義而富且貴,于我如浮云”。

從濟南、青島、煙臺、菏澤等機場新建加快推進,到山東全面構建“四橫六縱三環”現代化高鐵網絡,基礎設施的建設、對外交通的通達成為山東人所“好”的“面子”;從上合青島峰會、儒商大會,到外交部藍廳推介,山東形象的塑造、山東品牌的錘煉成為山東人所“好”的“面子”。在新時代,山東的“面子”不是贏了幾場球、拼了幾場酒,綠水青山成了山東的“面子”,一流的營商環境成了山東的“面子”,優秀傳統文化成了山東人的“面子”,讓世界看到一個蓬勃向上的新山東,這才是如今山東人所好的“面子”。
問題是,山東人愛“面子”,就不能愛“里子”嗎?這個道理很簡單——喜歡韭菜盒子的,也可以喜歡吃海參嘛。
過去,山東給人們的印象是農業大省、工業大省,一提起山東,人們都會想到高效能化肥和挖掘機。說起內蒙古人,好像天生都會騎馬,說起山東人,好像天生都會開挖掘機。
如今,山東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要讓工業騰籠換鳥、鳳凰涅槃,還要發展高精尖科技、大力發展第三產業。
解決好“三農”問題,根本在于深化改革,走中國特色現代化農業道路。要給農業插上科技的翅膀。山東緊扣現代農業發展的關鍵問題,強化科技研發和創新,推動農業轉型升級。濟麥22、南美白對蝦,無數新奇新鮮的食材端上山東百姓的餐桌,現代化農業成為山東的新“里子”,讓齊魯兒女在“吃得飽”“吃得好”的“吃貨”道路上也“走在前列”。

新舊動能轉換,是夯實新時代山東的新“里子”的重要政策。為了對標先進、奮起直追,山東啟動建設全國第一個新舊動能轉換綜合試驗區,深化結構調整,聚焦“十強”現代優勢產業集群,編制實施了總體規劃和11個專項規劃,形成“三核引領、多點突破、融合互動”的發展態勢。大力推進創新驅動,實施省級大科學計劃、大科學平臺、大科學中心、大科學裝置規劃,引領產業向集群化、園區化、高端化發展。不僅如此,在全國兩會結束后,山東馬不停蹄召開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現場觀摩,打響“工作落實年”狠抓落實第一槍,足見山東對這塊“里子”的重視。

就像這幾天,天氣轉暖,春來正當時。在山東,新舊動能轉換項目落地現場觀摩正如火如荼,高級別的與會者,現場觀摩一項項世界領先的“黑科技”,一招招令人驚嘆的“殺手锏”,這不也是實實在在的“里子”嗎?
正是因為有這份洗“里”革“面”的決心,齊魯兒女在滾石上山的路上走得無比堅定。在今年節后上班第一天召開的全省狠抓落實動員大會上,省委書記劉家義指出,如果不能撲下身子抓落實,一切只能是“空中樓閣”“鏡花水月”。廣大齊魯兒女已經做好了準備,以泰山“挑山工”的精神,一步一個腳印,邁向更加美好的新生活。
有朝氣蓬勃的“面子”,也有求新求變的“里子”,這樣“有里有面”的新山東,你又怎能不愛他呢?(新銳大眾 記者 王志浩 蘭傳斌)
責任編輯:曲欣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