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新社北京3月20日電 (記者 李亞南)中國國家衛生健康委員會醫政醫管局副局長焦雅輝近日在中國醫師協會分娩鎮痛專家工作委員會成立會上指出,解決看病就醫過程中的“痛點”,也是改善醫療服務模式過程中的“痛點”。此次推進分娩鎮痛試點工作就是一個很好的切入點。

  分娩疼痛的指數僅次于燒灼傷痛,讓不少產婦痛不欲“生”。作為減輕分娩疼痛的有效手段,分娩鎮痛在中國的實施比例遠低于發達國家。專家普遍認為,實施分娩鎮痛對降低剖宮產率、提高產后生活質量具有重要意義。

  為進一步提升產婦分娩診療水平,優化與完善醫院分娩鎮痛的管理流程,國家衛健委2018年11月印發《關于開展分娩鎮痛試點工作的通知》提出,2018年至2020年,在全國范圍內遴選一定數量的醫院開展分娩鎮痛診療試點工作。日前,通過遴選900多家醫院成為第一批分娩鎮痛試點醫院。

  中國醫師協會分娩鎮痛專家工作委員會主任委員米衛東表示,開展這項試點工作的目標就是要提高中國分娩鎮痛的數量和質量。在明確操作規范、保證安全的基礎上,利用網絡平臺和數據庫搜集各試點醫院工作開展的相關信息,隨后開展交流和培訓,爭取在更大的范圍內將分娩鎮痛技術推廣開。要讓更多人相信,孩子的生日可以不是媽媽的“受難日”。

  此前有輿論認為,分娩鎮痛之所以在中國許多地方被當作是“奢侈品”,麻醉醫師和助產士人才短缺是一個重要的原因。

  2018年8月,中國多部委聯合發布《關于加強和完善麻醉醫療服務的意見》,明確提出增加麻醉醫師培養數量,且要根據疾病嚴重程度、手術時間等因素合理測算手術麻醉成本。

  中國醫師協會會長張雁靈對此表示認同。他指出,怎樣既能調動麻醉科、婦產科人員的積極性,又同時兼顧不同地區的實際發展情況,是各方需要共同探討的話題。

  下一步,中國醫師協會分娩鎮痛專家工作委員會將在各省建立分娩鎮痛培訓中心,組織分娩鎮痛全國巡講,并面向公眾開展分娩鎮痛科普教育。米衛東表示,此外,還將組織編寫《分娩鎮痛中國臨床標準化管理路徑》,并通過設立中國分娩鎮痛醫學科研基金鼓勵這一領域的創新性研究。

  “我們從2015年開始,就在全國推進改善醫療服務的行動計劃。在此過程中的一個最重要的目的和初衷,就是要增強人民群眾在看病就醫過程當中的獲得感?!苯寡泡x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