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1日
山東省政府辦公廳發布
《建立健全生態文明建設財政獎補機制實施方案》
隨同方案發布
《山東省重點生態功能區生態補償暫行辦法》
《山東省自然保護區生態補償暫行辦法》 決定
省級財政結合中央補助設立的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
主要用于 對重點生態功能區的生態保護補償

快來看看吧~
補償對象包括
(一) 納入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范圍的重點生態功能區所屬縣(市、區,以下統稱縣)。
主要包括淄博市博山區,沂源縣,棗莊市臺兒莊區、山亭區,長島縣,臨朐縣,曲阜市,泰安市泰山區,五蓮縣,沂水縣,費縣,平邑縣,蒙陰縣。
(二) 黃河三角洲高效生態經濟區和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所屬縣。
主要包括高青縣,東營市東營區、河口區、墾利區,利津縣,廣饒縣,煙臺市昆崳山自然保護區,萊州市,濰坊市寒亭區,壽光市,昌邑市,泗水縣,榮成市,乳山市, 樂陵市 , 慶云縣 ,濱州市濱城區、沾化區,惠民縣,陽信縣,無棣縣,博興縣,鄒平市。
(三) 跨區域重要河流水源地所屬縣。
主要包括濟南市槐蔭區、鋼城區,招遠市,青州市,微山縣,莘縣,高唐縣,東明縣。
(四) 城鎮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及南水北調東線重點水源保護區所屬縣。
主要包括濟南市歷城區、長清區,淄博市淄川區,煙臺市福山區,濰坊市峽山生態經濟開發區、濰城區,泰安市岱岳區,東平縣,威海市文登區, 武城縣 。

重點生態功能區轉移支付資金由國家重點生態功能區、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省級跨區域重要河流水源地、省級城鎮重要飲用水水源地及南水北調東線重點水源保護區補助資金4部分組成。
轉移支付資金采取因素法分配,主要依據人口規模、生態保護區域面積、生態環保支出、財力缺口、財政困難程度等因素確定。
有你家鄉嗎?
轉發分享這個好消息,
讓更多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