據農業農村部網站消息,農業農村部近日印發《開展“三減一優”行政審批服務便民活動方案》。《方案》要求,對于農業農村部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面梳理企業和群眾辦理過程中需要提交的各類申請材料,對材料的必要性進行清理論證,逐項明確取消、保留或暫時保留等清理減并措施;對屬于兜底的“其他材料”“有關材料”等模糊條款,應一律加以明確。
《方案》明確,圍繞農業農村部直接面向企業和群眾開展的行政許可事項,通過開展“三減一優”活動,進一步精簡申請材料、減輕辦事負擔,優化審批流程、減少中間環節,壓縮辦理時限、提高審批效率,不斷提升行政審批標準化、規范化、便民化水平,統籌推動審批服務理念、制度、作風全方位變革,更快更好地方便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激發市場主體活力和創新創業創造動能。
《方案》明確了四項活動內容,包括減材料,減環節,減時限,優化審批服務。
減材料方面,針對農業農村部保留的行政許可事項,全面梳理企業和群眾辦理過程中需要提交的各類申請材料,對材料的必要性進行清理論證,逐項明確取消、保留或暫時保留等清理減并措施;對屬于兜底的“其他材料”“有關材料”等模糊條款,應一律加以明確;對此前已清理取消的證明事項,不得要求申請人提供。經清理論證認為需要保留或暫時保留的申請材料,原則上須有明確的法律、法規或部門規章依據,且現有條件下不能通過網絡核驗或其他申請材料來替代;對暫時保留的,還應同時明確下一步取消計劃。
減環節方面,以企業和群眾辦事“少跑腿”和提高審批效率為目標,逐項梳理每項行政許可事項辦理所需的各個流程環節(含承辦司局、單位內部組織審查辦理的細化流程環節),結合“互聯網+”技術應用和跨部門、跨層級信息數據開放共享等審批服務便民化工作手段,進一步完善管理制度銜接,優化減并審批流程,提出精簡辦事環節、提高審批運轉效率的措施。
減時限方面,逐項梳理每項行政許可事項的法定辦理時限、當前承諾辦理時限,結合減材料、減環節等已經采取或即將采取的改革措施,提出壓縮承諾辦理時限的具體目標。審批過程需要組織現場勘驗、技術檢驗、專家評審的,應對相關環節單獨提出壓縮時限的目標措施,盡量縮短審批過程時間,為激發市場活力,增強企業競爭力創造力爭取寶貴時間。
優化審批服務方面,堅持以人民為中心的發展思想,推行“最多跑一次”工作模式,進一步清理制約審批效率提高的堵點難點,提出優化審批服務的具體措施,消除企業和群眾辦事創業障礙。結合“證照分離”改革要求,積極探索備案制、告知承諾、容缺后補等改革方式,提高便民利企水平。加大優化審批服務有關政策措施宣傳和業務培訓,總結推廣好經驗好做法,鞏固擴大改革成果。暢通申請人意見建議表達渠道,推動審批服務便民化縱深開展。
(中國新聞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