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2年底,為保障出租車駕駛員安全,方便發生糾紛后第三方調取錄像、判定責任,濟南“泉城的士”百余輛出租車安裝了攝像頭。不過,這一做法很快就引來質疑:車內安攝像頭是否侵犯隱私?不久,這些車內攝像頭就撤掉了。六年后,隨著行車記錄儀普及,出租車再裝攝像頭,侵犯隱私的質疑聲沒了。目前濟南已有700多輛出租車安了攝像頭,隨著車輛退舊更新,將在全市推廣。未來,濟南還將招標一體機設備,實現出租車駕駛員“刷臉”上崗或電子持證上崗。

“現在有些出租車跟公交車一樣,安了攝像頭,感覺更安心一些,尤其是晚上一個人打車時。”市民劉女士說,她之前在機場打車被坑過,而且晚上女孩坐車也不太安全,現在車內安了攝像頭,感覺放心不少,“我們的對話都能被記錄,對駕駛員能起到震懾作用。”劉女士說,她經常到外地出差,在不少城市,出租車安攝像頭是標配。
隨后,記者在濟南八達豪運旅游汽車有限公司的一輛出租車上見到了劉女士說的攝像頭。車內共有兩個攝像頭,一個在頭頂,拍車輛前面,一個在副駕駛的前方,攝像頭旁還有監控顯示屏。通過顯示屏,記者看到車輛前方的情況,以及鏡頭里的自己。
的哥于師傅說,本來車輛后排也有一個攝像頭,不過還沒裝。“現在只有我們這些新車一上車就裝了,其他出租車有些是自己裝的。”在他看來,安攝像頭很有必要。
的哥:一旦有糾紛誰是誰非一目了然
于師傅說,安攝像頭對乘客來說是一種保護,“如果駕駛員有服務不到位的情況,乘客投訴后,公司調監控一看,誰對誰錯一目了然。”對駕駛員來說,這同樣是一種保護。不管是遇到碰瓷還是醉酒乘客,都更容易維權。
“前段時間,有個喝酒的乘客,在車上罵罵咧咧,我跟他說車上有攝像頭后,他立刻老實了。”在于師傅看來,作為公共交通工具的一種,出租車早該安裝攝像頭。
其實在攝像頭大面積推廣前,很多的哥的姐為了保護自己,自己安裝了行車記錄儀。“我們每天在路上跑十幾個小時,行駛200多公里,會遇到形形色色的人。”濟南某出租公司的哥李師傅說,他的車就安了行車記錄儀,“雖然畫面不是很清晰,但能起到震懾作用。”
未來:8000出租車將全裝監控還要引入一體機
濟南市客管中心負責人介紹,從2018年開始,濟南退舊更新的出租車就全部安了攝像頭,目前已在700多輛車推廣。隨著退舊更新持續進行,新車都將更新設備。
根據《濟南市2018年度巡游出租汽車退舊更新工作方案》,普通型巡游出租車需安裝GPS調度安防系統終端、POS機設備(自愿選裝)及智能頂燈、智能計價器和防護網設施。在濟南市巡游出租汽車2018年度更新車輛標準及設施要求中,更是明確提出,新能源出租汽車需要配備行車記錄儀;普通型巡游出租汽車駕駛操作臺預留計價器位置及服務評價器(內置車載錄音器)、企業駕駛證明證架所需空間。
“行車記錄儀對外防碰瓷,對內監督駕駛員,目前很多城市都已全面推廣。”濟南市客管中心相關負責人說,為保證視頻安全,行車記錄儀存儲器都上鎖。
隨后,記者從濟南出租汽車行業協會獲悉,他們還準備引入一體機,GPS、行車記錄儀、“刷臉”上崗或電子持證上崗等功能都將實現。以后,司乘人員都會更安心。
新聞鏈接
出租車安監控乘客曾質疑侵犯隱私
6年前濟南試點迫于壓力無奈“流產”
其實,早在2012年,濟南出租車就曾試點安裝攝像頭。2012年底,為保障出租車駕駛員安全,方便乘客和駕駛員發生糾紛后第三方調取錄像、判定責任,濟南“泉城的士”百余輛出租車安裝了攝像頭。
“但當時遇到不小阻力,有乘客擔心自己的隱私被侵害。”“泉城的士”車隊一名的哥說,他車上的攝像頭安裝幾個月就取下來了。
他說,現在公交車上都有好幾個攝像頭,而且在公共場所,走在哪里也避不開攝像頭,而出租車本身就是公共交通的一部分,屬于準公共空間,其實不涉及隱私問題。
據悉,從去年出租車安裝攝像頭開始,并沒接到過有關侵犯隱私的投訴。“這說明,大家對這種做法很認可,畢竟更方便維權。”濟南某出租車公司負責人說,這對違法犯罪也是一種震懾。之前濟南還曾發生過駕駛員受侵害事件,有了攝像頭,也更方便公安機關抓到嫌疑人。
(來源:生活日報 首席記者 王健 實習生 李虹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