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望岳談丨硬核的青春,不需要保溫杯里松軟的枸杞

不妨一問:今年“五四”有什么不同?或曰,一不小心躋身了小長假;或曰,使了好幾把勁還是沒脫下秋褲。其實還有一個答案:今年是五四愛國運動100年。
100年時間滾滾而過,有種聲音卻讓人如鯁在喉,感到胸悶:
“英雄生來都是做大事的,我不行,我不是。”
“讓個子高的頂著,誰讓咱個子矮呢?”
“及時行樂吧,還是把小日子過好最重要。”
……
精致的利己主義者。
這一稱呼聽來并不怎么光榮,卻被一些人奉為信條——尤為不該的是,不乏一些青年人。
不知何時,他們的保溫杯里泡上枸杞“續命”,只為了在午夜時分贏得“吃雞”;
不知何時,他們一把一把吃著各種保健藥片,卻忘了換上運動裝,走出家門;
不知何時,他們讓兒時“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習慣伴隨自己一起“發育”,直到成年;
這些青年,將自己美其名曰“佛系青年”,“喪文化”在他們當中互相傳染。“喪”一時,風平浪靜。“喪”一世,抱憾終生。這,并未危言聳聽。
反問一下,誰生來就能干大事,誰生來就個子高,誰不是吃喝拉撒摔摔打打長大的?
天下難事必作于易,天下大事必作于細。
每天堅持運動,每天背五個單詞,每天早睡早起……這些“flag”,是否在你的記事本記了又記,卻從未堅持住?
成就或大或小,但欲有所成,往往是從點滴的小事開始做起。
四川涼山縣一場森林大火,奪去了27名森林消防員與3名地方撲火人員的生命。其中5位籍貫或入伍地為山東,他們中最小的剛剛過完19歲生日不足一月,其余四人皆生于1999年,犧牲時不過20歲。
硬核的青春,真的不需要保溫杯里松軟的枸杞。
生而平凡,是絕大多數人的命運;生而奮斗,是每一個人活著的理由。把個人理想融入壯闊的時代,該是一件幸事。
(新銳大眾)